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媒:中紀委整肅在港央企 嚴查貪污賣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6 10:27:26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涉嫌嚴重違紀案引發連鎖反應,中紀委針對在港內地官員和央企高層的反腐風暴正在進一步擴大。中紀委上月拍板通過,針對央企在港澳人員進行反腐大整頓,將對華潤、中銀、中信、光大國際及招商局這五大中資集團進行審計。

  香港《東方日報》5日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華潤集團前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於上月接受調查,“是內地近年大舉反腐以來首名被查的在港副部級官員”。消息稱,早在宋林被雙規之前,中紀委常委會就在4月11日通過一項針對性反腐肅貪整頓行動,會上引用國資委最新數據,提及華潤、中銀、中信、光大國際以及招商局的集團資產。《東方日報》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會上措辭嚴厲地要求把對五大集團展開的審計、清查、整頓與反腐肅貪工作相結合,“絕不半途而止,絕不遇難而退,絕不留尾巴”。文章提到,王岐山近日曾會見駐外中資集團和央企高層,特別指出境外中資集團和央企境外上市公司管理層長期存在諸多嚴重問題,形成的積壓十分錯綜複雜。

  消息來源透露,內地目前掌握的數據顯示,包括上述五大中資集團,加上35個省、部在香港、澳門窗口公司的高級管理層中,官二代、官三代及其親屬所占比例較高,95%的人超過在港澳任職6年的期限,“有國務院研究室資料披露,這批在港澳的高層,六成三至七成半都非法持有外國護照、居留權甚至外國國籍”。《東方日報》稱,王岐山曾直斥“貪斂、墮落到某一界線會利令智昏,為外國政府效勞,有意提供政治、經濟金融等機密情報,不擇手段竊取情報”,警告涉貪腐官員不要自以為聰明、好運,中紀委將不惜一切代價徹查到底。消息稱,內地對於駐外中資集團、央企曾進行20多次整頓調查,但貪腐問題基本未改變,甚至出現違紀違法以及將斂財勢力合法化、正常化,原因是受到利益集團保護,“而中央最擔心的,就是這些官員貪腐墮落到最後通敵賣國”。《東方日報》稱,內地派駐港澳官員因職位敏感,長期是外國情報單位的收買目標。某中央駐港機構官員2003年曾被揭發收受英國情報人員幾百萬港元款項,被判刑15年。他出事後,妻兒早被安排前往英國,“可能是他投身英國間諜的交換條件”。多宗間諜案顯示,外國情報機關長期在香港從事招募、策反、竊密等間諜活動。

  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對中央加強駐港澳企業和機構的反腐工作很關注。5日,他告訴《環球時報》,這是中紀委發出的強烈信號,表明中央對腐敗的“零容忍”。針對《東方日報》中有關央企高層當中相當部分都是官二代等數據,高波稱,還要看這些是不是權威數據。他說,港澳央企反腐和內地相比有很大特殊性:一是企業一般強調屬地管理,而香港生活環境與內地有很大區別,比較開放自由,一些所謂奢靡的生活會對一些人產生影響;二是一些企業是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在經濟功能的基礎上還有政治功能,對其工作人員的考核評價等可能會有特殊性;三是從監管本身來講,他們離得較遠,出現監管真空的可能性更大。

  至於如何防範個別在港澳央企人員淪為間諜,高波認為,香港廉政公署講的教育、預防和打擊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一方面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以深度人文關懷和心理調適打牢其思想根基及防線。同時加強對這些人全天候監督,了解其家庭變化和親屬子女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比如個人賬戶資金的異動、個人生活方式的變化,都是在日常生活就可以看到的。最後毫無疑問是“打擊”,可以加強與香港廉政公署的配合。(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