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是怎樣下基層調研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16:53:25


 
  “地僻人難行”的下黨鄉成為習近平牽腸掛肚的邊遠貧困鄉鎮,而楊奕周也成了他時常聯繫的“草鞋親戚”。

  楊奕周的女兒楊世鳳回憶,無論是在福州、省裡,還是在浙江、上海任職,習近平多次通過秘書打電話到家裡,詢問下黨鄉脫貧發展情況,關心老楊的家庭狀況。2007年1月,楊奕周患病住院期間,習近平特地囑咐秘書代他前往醫院探望。當年6月老楊病逝後,習近平還特地發唁電表示慰問。

  群眾,在習近平心中有著最重的分量。基層,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三進下黨鄉,是習近平心系貧困地區發展的一個縮影。

  小編點評: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領導幹部自認為在基層工作過,平時掌握的信息量多,對基層情況熟,用不著下去再搞調研。有的領導認為自己見多識廣、知識淵博,什麼情況都懂,無須下去調研。還有一些領導幹部忙於事務性工作,總認為抽不出時間到基層,舍不得花時間去調研。事實上,領導幹部即使出生在農村並不一定了解農民,工作在基層並不一定了解基層,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一點。應注意調查研究以群眾為師,正如有學者說的,要善於跳出“包圍圈”,與群眾零距離接觸,撤掉“過濾網”,聽到的是原汁原味的鄉土話,脫去了“外包裝”,看到的是不加粉飾的現場,移開了“攝像頭”,感知的是群眾的真實情緒。應與群眾做朋友,只有置身這樣的情境中,真話才能聽得到,問題才能把的准,招數才能謀的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