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垃圾焚燒處理在爭議中推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9 09:52:57


杭州居民抵制垃圾焚燒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上周末,中國杭州對垃圾焚燒廠項目的抗議演變成一場暴力事件。抗議者有理由對這一設施感到擔心:中國的垃圾焚燒廠通常比歐洲及其他發達地區的設備產出更多有毒污染物,常常帶來嚴重的環境後果。更糟的是,這些垃圾焚燒設施的建造通常沒有與公眾協商。這是市民發起的反對建垃圾焚燒廠的最新事件。
 
  美國彭博社5月14日報道《中國有關垃圾的糾紛增多》,文章說,修建垃圾焚燒廠是必要、合理且及時的。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固體垃圾產出國(這些垃圾需要填埋或焚燒),並約占東亞固體垃圾產出量的70%。

  這份報告還說,到2030年,中國產出的固體垃圾量可能是美國的兩倍。當然,從人均角度看,擁有廣大農村人口的中國還落後於美國,但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擴大,中國的人均垃圾產出量也會增長。
 
  這讓中國的垃圾問題與其他環境問題截然不同:這一問題的根源正是中國消費者,而非工業或者政府。你只需要去一趟中國的垃圾填埋場,看到大量腐敗的食品,你就會理解個人在讓垃圾問題惡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據粗略統計,中國每年倒掉的食物足夠養活兩億人。中國固體垃圾中的70%是食品。這一問題十分嚴重,中國甚至高調發起“光盤”行動。
 
  中國環保主義者一直試圖讓公眾關注這一問題。2009年被一些研究人員稱為“垃圾元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理學博士生高施楊(音)在2011年的論文中作出如下解釋:“垃圾元年”是說垃圾現在占據統治地位,它在控制,在征服,垃圾王國不斷擴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