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馬英九並非沒有起年輕人。比如,他所起用的馬辦發言人,就都是70後的青年人。但也僅此而已,只是為了“出鏡”亮麗而已,並沒有考慮讓年輕人能夠實質參與。因此,在使用年青人方面,馬英九還不如陳水扁。撇開陳水扁在政治上大搞“台獨”分裂活動,在道德上貪污受賄不談,單在使用年青人方面,還是有所作為的。從決策到執行,從幫助他“打天下”,到弼助他“坐天下”,陳水扁都大量使用年青人。而曾經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挑戰爭取連任的馬英九,目前還在衝擊國民黨長期“執政”願景的蔡英文,更是收攏了青年人心,“太陽花學運”的幾位主要領袖就都是“小英青年”出身的農友兄弟。
如今馬英九要在其任期最後的兩年內做出成績,單是青年政策還不足夠,還須作出大膽的決定。雖然其唯一優勢——兩岸政策遭到“太陽花學運”的反對,但從“禍兮福所倚”的辯證法觀點看,並非完全是壞事。只要能從中吸取教訓,即使是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後,主要能照足程序去做,還是有所作為的。
但馬英九看來是不想有大作為,只想平安降落。這就可以預料得到,馬英九卸任後的處境,可能會與陳水扁“有得比”。馬英九只有在自己任期最後的兩年時間內,實行大膽登陸,才能達到“建立歷史地位”之目的,並對社會政治產生扯動效應。
當然,能否成事,也將看北京方面,是否也能來個大膽改革,敢於突破框框條件限制。要建立中央高度集權制,單是靠在反貪及倡廉等方面花大力氣,還是不足夠的,也應在兩岸關係方面做出重大突破,超越前人的政治智慧,才能建立屬於習近平自己的時代。
不過,習近平的任期還有八年,而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下兩年,將在兩岸事務上的大膽開拓,寄望於馬英九的身上,可能成效不大。或許,是等到“馬英九後”,倘是朱立倫能當選,可能採用此政策的實質效果會更佳。即使是蔡英文當選,只要她能在“台獨”方面有所收斂,反而習近平與其交往的績效更佳。
這也正是馬英九的悲哀之處,怪不了別人。倘他在剛當選時,能夠加挾大贏二百多萬票的優勢,“宜將利勇追窮寇”,而不是要做全民領導人,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議題全力推進,說不好就將能鏟除掉滋生“太陽花學運”的土地。但今日馬當局的兩岸政策受到嚴重制肘,這又怪得了誰?即使是現今才想到要從年輕人入手予以解決,看來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也將難以亡羊補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