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深度解讀:被大米壓垮的英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4 11:25:14


 
  首先,在泰國實施大米收購計劃之前的2008-2011年,由於要確保國內供應,印度、越南等國曾經限制大米出口,國際米價從每噸300美元飈升至1200美元;但當泰國政府開始高價收購並大量囤積大米的時候,印度等國已經恢復出口,國際大米價格迅速滑落至 390美元左右。這導致泰國的高價米失去了競爭力,出口量急降,由2011年約1000萬噸跌至2012年的690萬噸,泰國也由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跌至第3位,被印度和越南超越。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泰國的米價比鄰國高一倍,又沒人分得出泰國米與其他米的差異,甚至出現了柬埔寨和緬甸走私者向泰國走私大米再賣給泰國政府牟利的事情。

  其次,在高價的誘惑下,大部分農民把原本賣給出口商的大米交給了英拉政府,但泰國政府對於農民的大米並非錢貨兩清,而是過一段時間再結算。由於出口急跌,收上來的大米賣不出去,政府沒有足夠的錢支付給農民,出現了大規模的拖欠,這導致農民怨聲載道。與此同時,大米收購計劃也給泰國農民傳遞了錯誤信號,很多人相信政府會如約收購大米並按時付款,因此增加了生活消費支出,甚至還進行借貸以供消費。根據泰國央行的數據,從2009年以來,泰國家庭負債與GDP之比已經從55%上升並突破了80%。

  顯然,由於違背市場規律,大米收購計劃在經濟上被證明不可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就建議泰國政府放棄這一計劃,因為該計劃自2011年10月實施以來,累計造成的損失近50億美元。不僅如此,大米收購計劃還帶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負面效果:

  自2006年英拉的哥哥他信被軍事政變推翻之後,泰國政治就陷入了支持他信和反他信的惡性循環,多次發生流血衝突。2011年8月,英拉經選舉上台後,泰國政局似乎漸漸穩定下來。英拉個性成熟,既不太強勢也不太軟弱,再加上容貌秀麗、打扮應對得體,在國際舞台上大大提升了泰國的形象。在政治上,她吸取了他信時代太過強勢導致被軍事政變的教訓,注意和王室與軍方搞好關係;在處理與反對派的關係上,英拉致力於政治和解,不斷向反對派喊話。這樣一來,反對派雖然不喜歡她,但也抓不到什麼把柄。但大米收購計劃改變了這一切:眾所周知,他信因推行有利農民的政策,被反對派指責為民粹,認為他信的政策無異賄選買票。大米收購計劃的實施,喚起了反對派對他信時代的回憶,認為英拉並無與他信割席的決心,所謂新政只是口舌之詞而已。英拉因此失去了一度建立起來的公正中立的形象,坐實了“他信傀儡”的猜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