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時和接受參訪團中台灣媒體的採訪。(中評社 陳承攝) |
“可能再過一兩年,這些走上街頭的年輕人會想通一些事情。有這麼多人支持學運,有這麼多人反對學運,但在未來,支持的人可能會反對,反對的人可能會支持。但政府應該讓老百姓透明地了解情況。對年輕人來講,他需要知道政府的政策是什麼,才能夠決定選擇去走哪條路”,廖時和表示,如果政府和學生都能有一個溝通的渠道和方向,雙方都能“夠以退為進”,互相理解,那麼反服貿就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會是最終的結果。
“民主和效率的關鍵在於動機”
台灣民眾為享有高度的民主而備感驕傲,但近年來台灣在“民主牌”下的經濟表現卻讓人堪憂,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4年全球競爭力評比顯示,台灣排名從第11名退至13名,其中“企業效能”退步達7名,台灣“經濟部長”張家祝對此亦發表評論,表示“企業效能退步與台灣政治紛擾多少有關,非經濟因素對台灣經濟影響較大。”而海峽另一邊廂的中國大陸卻因能夠更加有效率地把政策付諸實踐,快速推行經濟向前發展。
親歷陸台兩地不同政治制度的廖時和認為,民主和效率孰優孰劣、孰前孰後是一個認知的問題,關鍵在於民主和效率背後的動機,“動機決定方法,方法決定結果。動機跟方法不同,最後產生的結果也一定不同。”他說,如果兩岸都能夠都退一步為對方著想的話,那麼動機就會不同,方法就會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廖時和說,最害怕的一種情況就是兩岸都太執著於自己的動機,因而只採取自己的方法來展開行動,那麼最終產生的結果可能也只是少數人滿意的。因而在探討民主與效率孰先孰後、孰優孰劣這個問題時,不如先以“動機-方法-結果”這樣一個秩序來對這個問題展開思考。
“所以動機只要是為對方著想,結果可能都會是友善的,如果只是為自己想,那麼結果肯定不會讓人如意,”廖時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