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說,烏克蘭幾乎把一些具有兩面性的事物都搞成了負面的東西,民主在烏克蘭釋放出驚人的破壞性,這個國家地處歐盟及俄羅斯中間,這種地緣位置同時具有潛在好處和戰略危險,烏克蘭把後者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惡魔已經逃出關押它的瓶子,把它重新裝回去談何容易。
波羅申科在勝選的當天宣布不會承認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要求“歸還”。他還表示自己的首次旅行將前往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勸說當地的武裝力量。然而國家政治進程通常都是不可逆的,烏克蘭總統的憲法權力已被國家政治的支離破碎瓦解,一次選舉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總統的權威,還需事實來驗證。
烏克蘭局勢這半年多所展現的摧毀性告訴世人,一個國家在面臨重大轉型時,一定要保持對轉型過程的控制力,這種控制力一旦破碎,全局就極可能出現可悲的殘缺。
社評說,波羅申科需要重建烏克蘭主流社會面對重重問題的現實主義態度,重新摸索夾在俄羅斯同西方中間實現自己國家利益的穩健途徑。與此相關,作為國家認同坍塌了一角的社會,它需小心對待民主的內在矛盾,善處烏克蘭自決同部分東部民眾要求自決之間的衝突。到目前為止,東歐國家對類似矛盾的解決已有過慘痛的失敗例子。
迄今為止,烏克蘭社會一直把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民主看作這個國家的主要矛盾,幾次“革命”至少表面上都是衝它而來。現在很多烏克蘭人逐漸悟出,國家的真實問題要複雜、嚴峻得多。這樣看來,選出波羅申科,只是開啟重整國家的一個契機。
社評說,波羅申科經歷了商業的巨大成功,他將滿足世人的一個好奇:營造商業帝國與治理一個國家究竟哪個更難。如果他能帶領烏克蘭走出危機,那麼世人對他的尊重將決不僅僅是“雙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