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蔡英文能否從棉花糖變成人參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13:35:08


  中評社台北5月27日電/中國時報27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不意外的,蔡英文勝出。這也掀開了2016“總統”大選的序幕,蔡英文能不能在接下來兩年走完她2012“總統”大選時未走完的最後一哩路呢?端看接任黨主席後的蔡英文,會給大家看到多少的改變?不妨從以下角度觀察。

  社論說,首先,蔡英文能否從棉花糖變成人參果? 

  政治人物有時會遇到一種宿命,原來為自己大大加分的優點,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致敗缺點。

  蔡英文剛在政壇崛起時,專業學者的知性形象,為她加分不少。蔡英文特有的邏輯論述方式,總是讓她能在關鍵議題上閃過會讓她受傷的稜角,擅用曖昧模糊的話術,讓別人找不到打點,只要不犯錯,便能持盈保泰地累積自己的人氣。

  也因此,蔡英文的主張,常常就像一團棉花糖,帶著一點甜味,讓人感覺好像有那麼一點好味道、有一點吸引力,但仔細研究,又會發現,她的論點常常柔柔軟軟的沒有內核,缺少解決問題的建設性。

  社論說,剛開始,這樣的論述模式,頗為討喜,但時間一久,就會讓人覺得空洞貧乏。這也是為什麼在2012選舉時,外界會以“空心菜”形容蔡英文,這個形象,也確實對當時蔡英文的選情構成重大影響。

  政治領袖最忌招數用老,蔡英文在接下兩年,若還採取棉花糖策略,對重要議題以曖昧話術閃避打點,那麼“空心菜”的形象很可能再度成為蔡英文的阿基里斯之踵,威脅她的最後一哩路。

  顯然,蔡英文已注意到這個問題,當選黨主席就拋出“憲政改革”,提出了降低公投門檻與修改選制兩項訴求。這兩個主張,都有一定的政治後座力,在政策上的利弊參陳,但我們先不進入這兩項訴求細部的政策論辯,至少從策略上言,蔡英文這次拋出的議題相對具體,從公共討論的角度看,意見具體化,代表政策辯論的開始,也代表蔡英文願意接受檢驗,這有助於台灣形塑一個理性的公共討論氛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