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從廣義的角度分析國民黨的權力結構,首先是本體的國民黨,真正主政的是由馬英九與金溥聰組成的“金馬軍”在控管整個機器;之後有連戰領導的“河洛軍”,吳伯雄領導的“客家軍”,還有王金平領導的一部分以“立法委員”、加上以高雄為主的“南部系統”,其他在國民黨中還有各地“諸侯軍”,包括朱立倫、郝龍斌、胡志強等。
在國民黨內,金馬主體主控之下,其他軍只能各自為政,自謀生存。在選舉某種程度上,必須互相切割。根據媒體報道,大家很擔心連馬的關係;朱立倫也曾為核四的事情與郝龍斌有不同意見;東野兄也說到,讓胡志強繼續選,實在讓人看不下去。我的看法也一樣,如果可以給胡志強其他的位置,他未必要繼續選。總之,我看到的是,分崩離析的狀態。今年選舉假如市議員大敗,得票率低,這些諸侯軍都會講話。我認為,今年親民黨在整個議員選舉部分會贏;如果親民黨贏的話,可能就會在2015年出現檢討聲浪,強勢要求國民黨重組。這是因金馬領導潰敗而出現的情形。
在國民黨領導下,到底與地方是什麼關係?剛才我提到,馬很怕與地方做太親密的接觸。他現在唯一比較信任的大概只有吳敦義。還可以這麼說,馬與地方彼此間貌合神離,在同一個黨內卻缺乏溝通、互不信任、猜忌心重,有這幾個現象存在。馬如何與別人相處,別人也就如何回應!所以馬到底可以動員出多少地方的力量來為黨輔選,我個人是高度懷疑。
從整個治理面來講,馬政府的主張是競選團隊不等於執政團隊,不能說這個理念完全錯,但是我們在民主政治運作,一個競選團隊就是最重要的核心幕僚,是與參選者有革命情感的人,才能組成一個團隊。結果,馬的執政團隊與競選團隊不同。現在的“閣揆”所領導的“內閣”又是如何?我認為,“閣揆”威望不足,是形式上的“閣揆”,他真的可以指揮得動所有“閣員”嗎?“閣員”與“閣揆”神離,形成“無感“內閣”。大家會為“內閣”而拼嗎?還是個人重於“內閣”?我們常常看到,一個政策理念不一樣,“閣員”說走就走,他認為個人比整個“內閣”還重要。整個政策步伐不協調,這是治理面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