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京交會舉辦“香港日”活動 汪洋參觀香港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13:41:06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京交會昨舉行“香港日”活動,第三次亮相的“香港館”成為全場矚目焦點。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親臨香港館參觀時高度讚揚香港服務貿易大有優勢,希望香港與內地能夠進一步加大合作,找尋商機;港貿發局官員認為,香港具有天時地利的優勢,現在正是兩地服務業展開深入合作的大好時機,港府正和國家商務部探討明年如何更好地列出服務業“清單”。

  汪洋:加大合作找尋商機

  據香港商報報道,貿發局率領由超過40名成員組成的香港服務業代表團出席今次京交會,參與“中國香港服務貿易洽談會”,同時進行商貿對接活動。而第三度設立的“香港館”今年亦較往年擴大8%,面積增至324平方米,展示香港金融、專業服務、智慧財產權等服務業優勢項目。

  昨早,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來到“香港館”參觀。在介紹香港服務貿易所擁有的諸多優勢後,貿發局副總裁方舜文表示,中國作為一個生產大國,香港有很多方面可以配合內地,比如設計、金融和市場推廣服務等。汪洋對於香港服務貿易優勢給予肯定,並高度認同兩地強強合作的成果。汪洋早年在廣東任職時便致力推動粵港兩地的服務業合作,昨天,他又指,兩地合作機會甚多,現在更是兩地合作的大好時機,香港和內地應加大合作,找尋商機。

  雙方互補提高競爭力

  香港基本屬於服務型經濟,中國過去改革開放過程受到香港影響和支持,而現在中國處於服務業轉型時期,和香港有更多的互補性。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易小准昨天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表示了這樣的觀點。他指,內地有龐大的市場,香港有很發達的服務經濟,雙方互補對提高彼此競爭力大有好處。

  京交會開幕以來,無論是官員還是學者、企業家,他們均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的當下,香港服務業的優勢定然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專門來京出席活動的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蘇澤光亦對本報表示說:“天時地利,我們離得近,又同聲同氣,容易溝通,剛好配合國家的升級轉型國策。你說內地企業想找個會計師,首選當然是香港,不會是跑到日本去找人吧!”。他直言:“CEPA已開啟了兩地服務業合作的大門,京交會則是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台。”

  兩地正探討服務業清單

  儘管中國市場體量龐大,但來自外部的競爭亦愈發激烈。方舜文回答本報提問時表示,香港地理位置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無法比擬優勢,而且作為開放之初就進軍內地市場的先鋒,香港與內地企業合作,協助他們走出去的作用不可替代。她強調,全球投資者開拓亞洲市場,首選地點仍是香港。

  2015年將是香港服務業進軍內地的機遇期。不可否認的是,縱然有CEPA協定,但專業服務一直是比較複雜的問題,互認資格還需要多做努力。但方舜文亦指,2015年,內地將全面向香港企業開放服務業,設立負面清單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性改變,“對我們香港服務業帶來很多新的機遇”。她透露,香港政府正在與商務部積極探討如何列一個好的“清單”。

  “京交會對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服務業合作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局長孫成海表示,“香港日”活動搭建香港服務行業、企業、專家與內地經商業的合作橋梁,必將有利於發揮香港同業優勢經驗,支援內地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有利於推動香港和內地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