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經驗來看,陷阱與收入水平沒有必然聯繫,因為任何收入水平階段都存在陷阱,即不僅中等收入水平階段有陷阱,而且低收入水平階段和高收入水平階段也有陷阱,如低收入水平階段存在“馬爾薩斯陷阱”和“低水平均衡陷阱”,高收入水平階段的國家如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也存在長期持續低迷增長的陷阱。
鑒於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已約定俗成,且人均GDP是一個容易理解、數據好獲得、有利於國際比較的指標,故我們還是沿著這一概念往前走。但考慮到與陷阱更相關的是轉型升級、制度選擇和國際環境等,因此我們將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延伸為“中等收入轉型升級陷阱”概念。“中等收入轉型升級陷阱”的核心含義是,在中等收入水平階段主要面臨的是轉型升級陷阱,在特定制度和國際環境下,因轉型不好、升級不上,而陷入經濟長期停滯狀態。
從歷史經驗來看,陷阱並不表現為一個國家經濟倒退而“絕對陷下去”,而往往表現為在某些階段該上台階而上不去、但其他國家上去了而顯得 “相對陷下去”,因此,與其說是面臨“陷阱”,不如說是面臨越不過的“坎”,或上不去的“台階”。這些“坎”或“台階”在任何收入水平階段都有,但不同收入水平階段的表現形式不一樣。
在低收入水平階段,許多國家面臨最關鍵的坎是“馬爾薩斯陷阱”。馬爾薩斯認為,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而生存資料僅按算術級數增長,除非通過技術進步、對外貿易甚至殖民開拓等方式大幅增加生存資料,否則多增加的人口就要以戰爭、饑荒和瘟疫等方式被消滅掉。納爾遜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論是以馬爾薩斯理論為基礎,認為發展中國家人口的過快增長是阻礙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須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使投資和產出的增長超過人口的增長,才能衝出陷阱,實現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經濟增長。在低收入水平階段向中等收入水平階段過渡的階段,也就是農業文明時期向工業文明時期轉換的階段,也容易出現因傳統觀念和封建制度障礙太大,而不能順利越坎的陷阱,中國封建社會持續數千年以致在近代落後挨打就是例證。
在中等收入水平階段,許多國家面臨的最主要的坎就是本文重點討論的 “中等收入轉型升級陷阱”。國家進入中等收入水平階段後,意味著已擺脫了“貧困的惡性循環”,主要任務是向高收入水平階段進發。但在向高收入水平階段前進過程中,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工業化和城鎮化進入新階段、資源環境約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經濟增速換擋和國際產業分工地位提高等,經濟必須轉型升級,主要表現為產業必須由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由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升級,由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產業轉型升級等。而這種轉型升級需要具備一系列制度條件、要素條件和國際環境條件,許多國家在這一階段陷入陷阱,其核心原因是這些條件沒有及時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