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亞洲安全建構如何知行合一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3 09:49:05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古人雲“知行合一”,亞洲安全觀及亞洲安全架構的建立可謂一枚銅幣的兩面,缺一不可。這是筆者參加剛剛落幕的第十三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留下的深刻印象。
 
  就習近平主席在亞信峰會提出的亞洲安全觀,中方代表在香會上系統闡述其實質內涵後引發討論,並集中於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亞洲安全的傳統角色——美國與非傳統角色——中國,傳統安全架構——美國主導的雙邊聯盟體系與非傳統架構——東盟主導的區域安全體系,如何融合、銜接的問題。實現亞洲安全,可從道、法、術、器四大層面來探討:
 
  道:實現亞洲安全之道,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解決。
 
  習近平主席在上海亞信峰會上的這一期許,引發強烈反響。但有些國家對美國提供安全保護已習慣,對更換安全“保姆”有不確定性。這就提示我們,亞洲是被歐洲殖民的,美國承載了歐洲殖民者遺產,亞洲小國對亞洲的本我——傳統亞洲,以及讓亞洲成為亞洲的理念,難以一下子認可。一些東盟國家私下還是很支持中國,但都不以得罪美國或在中美間選邊為限。如何發揮好亞洲智慧、以亞洲方式實現亞洲安全之道,考驗中國與亞洲。
 
  法:實現亞洲安全之法,是國際法及地區規範。
 
  “法治”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旨演講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可是當新加坡巡回大使許通美提出中日可將釣魚島之爭上訴至國際法庭時,安倍卻斷然否認,聲稱釣魚島不存在主權爭端。筆者問及美國參議員卡丁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無時間表時,對方支吾應對。可見,亞洲安全建構切忌國際法實用主義。中國劃九段線有什麼國際法依據?這是香會的焦點問題。對此,王冠中副總參謀長做了系統回答,即全面、系統理解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及法的精神。看來,實現亞洲安全之法,需要建構亞洲各利益攸關方均認可並履行的法的精神與共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