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定向放權”促創業就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5 11:36:22


 
  劉培林認為,促進創業並不需要大量公共資金投入,但卻離不開一系列制度條件。如何構建公平的創業機會、順暢的創業渠道將是關鍵。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多次“點題”小微企業,顯示決策層對小微企業作用的重視。

  國家工商總局近期發布的《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稱,目前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堅實基礎;在促進就業方面有突出貢獻,是安置新增就業人員的主要渠道。

  與此同時,圍繞促進投資創業便利化、優化營商環境,昨日的會議還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許可、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核發、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設立內資演出經紀機構審批等3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

  李克強指出,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全國新增企業數量卻出現“井噴式”增長,這與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密切相關。此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把36項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審批,也將會進一步調動勞動者創業的積極性。

  昨日的會議不僅強調“放權”能夠刺激創業,同樣提到公平透明的市場對引資的作用。“我們過去在招商引資時,總有外國投資者不敢貿然前來,覺得‘搞不清楚’中國市場,不知道其中有什麼‘隱性環節’。”李克強說,“我們就是要通過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依法行政,建立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清減職業資格許可認定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創業就業背後,則是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人社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27萬人,相比2013年699萬畢業生增長28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被冠以“更難就業季”稱號。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顯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對於保持就業形勢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