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敏博士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楊天攝) |
但白人則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周敏指出,雖然美國跟歐盟也存在著利益衝突,但在種族主義化的情況下,美國的歐裔白人是不會受到影響的,無論他們是來自英國、德國還是法國。“現在中國非常強大,所以政客很容易就能夠挑起事端,例如在拉選票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通過‘中國威脅論’來煽動起民粹,”周敏說。
而作為亞裔以及少數族裔,當民粹被煽動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十分緊張、不安甚至產生不安全感,害怕會成為仇恨犯罪的犧牲品。周敏說,以前華裔和亞裔大多以沉默、回避來應對,雖然效果不好但實屬無奈之舉。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華裔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各行各業的華裔精英群體也不甘沉默,他們會從作為一個美國人的角度來發出聲音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而在社區層面也會舉辦一些公共論壇,多個族裔的人都來參加,共同交流。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範圍依然十分狹窄。而美國主流媒體的力量非常強大,華裔雖然可以通過讀者來信的方式在主流媒體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但要進入主流媒體還是十分困難的。另外,雖然社交媒體的力量也很強大,但其中魚龍混雜,效果也不是太好。“整體而言,雖然華裔的應對行動比以前好了一些,但總體效果仍不算好,”周敏說。
香港、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身份認同 應訴諸共同的歷史與文化
據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3年的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從1992年的17.6%來到了2013年的57.5%。“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同在2013年跌到36.1%。至於純粹是“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只有在1992、1993年高於“台灣人”認同,接著就不斷下降,“中國人”認同到2013年只剩3.6%。
而據“台灣競爭力論壇”日前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台灣“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人有8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有55.3%。雖然兩份民調數據相差較大,但台灣的“中國人”認同比例總體而言還是相對較低的。
香港的情況同樣並不十分樂觀,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調查顯示,2013年12月,34.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只是香港人,比認為只是中國人的比例高出了13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