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異地高考折射利益博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7 09:49:52


 
  面對新的挑戰,有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完善各地方案,建立全國統一的開放標準和技術保障。2013年秋季開學,全國首部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啟動實施,配套啟動的電子學籍系統也在當年內實現全國聯網。

  “通過‘一生一號’來跟蹤每個學生的求學情況,可以保障每個學生公平求學權利。”殷飛說。

  一些專家認為,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前提下,僅允許學生就地考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還要將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學校招生自主權等問題統籌考慮。

  “如果打破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全國所有考生可在任何地方報名,以高考成績去申請大學,這就根本不存在異地高考一說。”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記者注意到,在逐步實現異地高考過程中,北上廣三地均不同程度地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放開職業教育。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李曉明說,在大城市首先開放高職教育,逐步降低由職業教育向高等教育過渡的門檻,可使更多“農民工二代”獲得在城市發展的一技之長,也是推進異地高考的可行之路。

  “有條件的話,離鄉背井的人們都想把孩子帶在身邊陪伴他們成長。”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是位農民工代表,她說,“異地高考將帶給更多家庭希望,給予他們動力,這也是社會公平的方向。

  (消息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