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民進黨兩岸列車轉向何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0 09:22:20


 
  在“言”的部分,我們看到民進黨開始改用“中方”、“對岸”來稱呼中國大陸方面,這當然是一個進展,也是善意,蔡英文和民進黨談“兩岸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當然也是另外一個善意的訊號,甚至是政策取向改弦更張的流露。然而,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言”,多半還停留在“形式”的層面上,民進黨擺出友善的姿態,固然值得鼓勵期待,更關鍵、更重要的還在於“實質”的“內涵”層面,也就是民進黨的兩岸論述究竟會有怎樣的調整,這才是真正需要認真觀察的重點。

  在“行”的部分,亦然。蔡英文歡迎“蔡張會”,賴清德進行城市交流,這都是重要的變化,但同樣也停留在“交流”的這種形式的層面上。更需要觀察的“行”,是民進黨會怎樣面對許多關鍵性、重要性的兩岸關係相關議案,在這樣一些兩岸關係相關議案上,民進黨是否仍繼續採取焦土抗戰、拖延戰術,還是願意進行誠懇的民主監督,積極的發揮“建設性反對黨”的角色,從“促使其完善”的角度進行審查,不但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相信大陸方面也在密切觀察。

  到目前為止,大陸方面對民進黨的新變化是審慎歡迎的。香港中國評論網的快訊指出:蔡英文“對大陸是有善意的”,“在兩岸關係方面是有魄力的”,蔡英文還“是理智的,深知兩岸關係能否把握對民進黨能否執政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評論認為民進黨“友善的動作已經做出來了”,而“大陸必須充分理解,也加以善意的互動”。

  看來,只要民進黨的“言”與“行”能夠更為正面積極、更為一致,民共的僵局會一點一點的打開,民共的交流會一步一步的進行,兩岸關係的局面就會因此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對紅藍綠三黨來說,一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新階段。

  只要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我們樂見、也會促進這個新階段的到來。然而,我們卻也開始憂心於國民黨的回應能力。面對賴清德的訪滬,國民黨採取了譏嘲批評的方式指責賴清德政治立場的變化,然而,如果賴清德真正有了變化,難道是國民黨所不樂見的嗎?面對兩岸關係新階段的到來,國民黨同樣該認真在“言”與“行”上下功夫,才不會一再落在形勢發展之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