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蔡英文主席表示願意與張志軍主任見面,其實是民進黨因應2016策略大布局的一環,先打斷馬英九的兩岸關係布局,阻擾習馬會實現,等馬英九徹底跛腳後,接著推動大和解,包括對大陸的和解,以建立民共對話關係,最後要凍結台獨黨綱,這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對外的透露。
該社論說,民進黨的如意算盤是,一方面對中國大陸表達善意,另一方面要打擊國民黨,希望讓台灣民眾相信,民進黨同樣有能力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兩岸事務並非國民黨的專利,同時又可以讓國際社會放心,表明民進黨能夠與時俱進,不會食古不化的為反對而反對。對此,民進黨當然自以為得計。
我們認為,中國時報社論的分析很有道理,在選舉政治時代,為奪取政權,各個政黨均有自己的謀略,不足為奇。
於是乎,民進黨的謀略不斷出台,打擊政治對手,爭取兩岸關係的主導權,以求有效解決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問題,這樣的手段本身沒有錯,表明民進黨在求變。從大陸的角度來看,民進黨變比不變要好得多。對台灣社會而言,也是這樣吧!所以,責怪民進黨其實是沒有什麼用的,民進黨我行我素,自有其道理。
要反問的是馬政府與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舉步維艱,問題出在哪裡?真的是民眾不理解,還是自己畏首畏尾?舉棋不定?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面,不進則退。如果馬政府政策與民進黨越來越相似,又有何特別之處刻意凸顯國民黨路線政策的特殊性以及民進黨的不可替代性呢?
拉開兩岸政策距離,比民進黨要更往前邁進,這是國民黨的唯一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