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IS邀請三名資深戰略專家研討美中俄”三國演義“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中評社華盛頓6月11日電(記者 余東暉)自從普京訪華,中俄簽定天然氣大單以來,美國外交學界極為關注中美俄的“三國演義”。儘管多數美方學者看輕中俄走近的意義,但不少人還是擔心,中美戰略競爭態勢若持續惡化下去,中俄最終可能走向戰略同盟。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舉行研討會,邀請美國政壇元老布熱津斯基、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和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研判中美俄三角關係的演變。
卡特時期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曾親身推動美中建交決策過程的布熱津斯基認為,中俄簽署的天然氣協議是一個互利協議,但其戰略後果更有利於中國,因為中國在獲得能源供應方面有更多選項,而對於俄羅斯而言,雖然這個協議也有助於其建立中長期的影響力與成功,但其需要作出的長期承諾比中國大。
從地緣政治現實看待中俄關係,布熱津斯基指出,美中俄是世界三大力量,就核武器而言,俄羅斯是堪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全球性大國,而中國只是保持最小化的核威懾,落後於俄羅斯,這就導致俄中關係的某種不對稱性。從另一方面說,美中是全球性經濟大國,而俄羅斯充其量是區域性經濟大國。在烏克蘭的冒險在地緣政治上可能對俄羅斯帶來其領土擴張史上最嚴重的失敗,而史上奪取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也是俄羅斯,雖然中國人現在不公開說,但俄羅斯不可能完全忽視這個問題。
布熱津斯基展望三國關係的地緣戰略軌跡:俄羅斯處於下降的趨勢,而中國的地緣戰略軌跡相當積極,與俄羅斯形成鮮明對比。在許多人看來,中俄關係不是全球主導性的關係,中美關係才是。俄羅斯在三角關係中的地位下降,明顯提升了中國的影響力,中國會在方便的時候打俄羅斯牌,但出於謹慎的考慮和戰略的聰明,中國不會過分與俄羅斯為伍,這從中方最近在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局勢的投票即可看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