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球時報:中國外交的轉型及其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2 10:35:15


 
  龐中英:很多困境是中國外交自己造成的

  王帆教授的書裡提到兩個困境,第一個是崛起困境,第二個是發展困境。我覺得主要是崛起困境。我看很多西方中國問題專家,他們都用“窘境”。

  我認為所謂“窘境”,就是自己和自己打架。比如干涉問題,不論是韜光養晦還是有所作為,本質是中國要不要干涉,或者是干涉、介入到什麼程度。韜光養晦的極端就是不介入,就是沒有原則、沒有外交。在實踐中,中國就是不干涉內政和介入相互結合在一起。這就成了中國外交自己造成的困境。

  其他困境,比如和俄羅斯結盟的問題,中國外交是“不結盟”,但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是伙伴關係,這確實是個解決方案。但有人想要把敵友分清楚,我認為敵和友沒法分清。現在這些困境主要是我們自己的困境,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立了困境。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教授)

  高祖貴:三大歷史進程碰撞,阻礙中國外交戰略規劃

  我認為中國外交戰略規劃不夠清晰,是因為幾個歷史進程攪在一起。一是中國正在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地位、戰略中國自身的發展到底要走到什麼程度,怎樣實現自己的發展。二是世界也在矯正自己的發展,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結構調整,到底怎麼辦。是自由主義那套東西、資本主義那套,還是各辦各的?我們既是一個環節,也是一分子。

  從東亞或亞太地區范圍看,是三大進程,第一個是美國自己在亞太的重新調整,美國的綜合實力相對下降,但還在繼續謀求未來二三十年的主導地位。第二個是中國的進程,中國正在改變地區的格局,開始設定這個地區的規則。第三個進程是日本,日本要重振他的地位,防止地位下滑,尋求正常化。

  亞太地區的三個歷史進程,未來會碰撞、搭配出什麼結果,現在看不出來,所以現在我們僅僅是危機管理模式,還沒有設計或規劃出一套戰略。可能過了危機激烈的階段,很多問題能夠靜下來;或者危機變得很緊迫,人們才開始思考。隻有這樣,地區規劃上就會看得很清楚。

  (作者是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