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香港市建局財政五年來首度“見紅”,錄得二十三億元虧損,遠遜去年的四十四億元盈餘。市建局主席蘇慶和認為,樓市轉向、建築成本上漲及舊樓剩餘地積比不足三大因素,為市建局構成財政壓力。加上深水埗海壇街及觀塘重建項目收樓受阻,未能趕及上年度招標亦有影響。市建局未來將改變策略,減少單幢的舊樓重建,改以開展大型舊區重建為目標,通過轉移內街道路地積比,為發展增值。
據《星島日報》報道,市建局去年勁賺四十四億元後,今年即錄得二十二億七千萬元的虧損,是五年來首次出現虧蝕。截至今年三月,市建局持有的現金流為十四億元,較前年度的四十一億元大減超過六成,至於上年度現金及銀行存款結餘連同投資公平值合計則有八十億元,亦較去年的九十四億元減少逾一成。
市建局主席蘇慶和表示,一三/一四年度錄得二十三億元營運虧損,理由是要為該年度內三個“需求主導”項目及兩個自行開展的重建項目作出撥備,撥備原因主要有三個,其一是樓市出現“轉角市”,出售物業價值下跌,其二是九龍區不少舊樓已經用盡地積比,部分已經達到七倍,重建後地積比最多增至七點五倍,單位數目不增反減。其三是建築成本攀升,現時已經達到每平方呎約四千元,建築商投標出價傾向保守。
蘇慶和又補充,深水埗海壇街項目和觀塘重建項目,原定於上年度完成收樓,礙於清場遇到阻滯,項目於本年度才可以推出招標,加重上年度的赤字。截至今年三月底,市建局資產淨值為二百三十九億元,當中包括政府注資的一百億元及市建局歷來累積的一百三十九億元盈餘。
蘇慶和強調,雖然出現虧損,市建局財政狀況仍然穩健,足以應付正在進行及計劃中的項目,長期信貸評級獲標準普爾評為AAA級,有需要時亦有利向私人市場發債,而市建局董事會已成立專責委員會審視長遠財政上的挑戰。
為解決長遠“財困”,據悉市建局正研究利用“需求主導”三級制解決,建議四百平方米以下小型地盤不准申請,以中介服務解決;四百至一千平方米中型地盤以“需求主導”重建,並按社會效益篩選;一千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地盤則由市建局自行開展,但需要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以綜合發展區方式發展,由於發展區內街道亦可計算地積比,有關地積比可轉移至住宅發展,比較划算。
蘇慶和亦透露,希望引入新思維解決,特別提到“牙籤樓”重建較難,未來大方向會研究多開展地盤較大的項目,希望做“舊區重建”,而非單幢的“舊樓重建”,又稱舊樓未必一定要以重建解決,市建局有樓宇更新計劃,協助市區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