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日報:台灣不能決定的三件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9 09:52:08


馬英九
  中評社台北6月19日電/最近一段期間,為了台灣前途由誰決定,兩岸又陷入了一番爭論。大陸認為是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決定,台灣各黨派則認為是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這兩種說法,不客氣地說,都是意識型態在祟,都是不切實際的空話。我們認為,在討論台灣的前途由誰決定之前,應該先了解台灣所面臨的環境,至少有三件事是台灣所不能決定的,而它們都對台灣前途有關鍵性的影響。 

  社評說,台灣不能決定的第一件事是台灣的地理位置。台灣與大陸如此靠近,且不論兩岸文化、血緣的因素,單就地理位置而言,台灣就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量,幾乎所有的國際關係教科書都認為,大陸不會容許台灣獨立。台灣與大陸如此接近,大陸最擔心的就是台灣與其它國家結盟,有如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直接威脅大陸的安全。台灣是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也是一艘不能移動的航空母艦,註定了台灣的前途離不開大陸的安全考量。 

  台灣不能決定的第二件事是國際關係結構。國際政治,其實就是大國政治,小國所能發揮的角色相當有限。在亞太地區,過去美國是最主要的主導力量,現在大陸經濟與軍事實力快速崛起,已出現兩強抗衡的局面。近年來,奧巴馬屢屢提到再平衡的戰略,正是針對大陸崛起的策略調整。 

  前幾個月,奧巴馬訪問亞洲國家時,對主要盟國皆提出了再保證的承認,尤其在釣魚問題上,對日本更是堅定支持。雖說如此,仍然有不少人懷疑奧巴馬的再平衡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因為再平衡戰略需要資源,但美國投入亞太地區的預算仍然在減少。最近更有前美國國務院匿名官員撰文指出,美國的策略不應該是與中國大陸抗衡,而是把大陸納入既存的秩序中。今年三月,著名現實主義理論大師John Mearsheimer發表“向台灣說再見”一文,指出在大陸崛起的過程中,長期而言,台灣的選項只有香港模式。 

  我們可以不同意其觀點,但必須了解,國際關係結構是台灣前途的一個先天性限制。 

  台灣不能決定的第三件事是全球化的浪潮。台灣只是一個小島,本身資源有限,市場也有限,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是對外貿易,因此全球化的浪潮,台灣根本沒有選擇參與與否的空間。除此之外,大陸現在也是全球化浪潮中的重要角色。台灣與大陸如此接近,兩岸經貿關係已十分緊密,再加上全球化的浪潮,因此台灣也不可能在經濟與大陸所所切割。 

  任何人都可以高喊“台灣的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但這不是自己喊爽而已,不論政黨或學者,更不應該用這種空虛的口號來滿足群眾。我們認為,以上所說的三件事,台灣都沒有決定的空間,唯在這樣的前提下思考台灣的前途,我們才能找到台灣生存與發展之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