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彭博社:伊拉克和平無法一蹴而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5 10:26:52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彭博社網站6月21日刊發文章稱,“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勢如破竹,這不禁令人想起約翰·巴肯在1916年的著名間諜小說《綠鬥篷》中寫下的具有先見之明的語句:“幹風吹過東方,枯草等待火星。”

  巴肯寫的是在古老的奧斯曼帝國蔓延的起義和分離野火。在幾百年時間裡,奧斯曼帝國一直是中東大部分地區的宗主國。19世紀末,在英國和法國支持下,這個歐洲病人最終在一戰後擺脫了痛苦,其領地被以前的恩主所瓜分。

  根據《賽克斯-皮科協定》,法國分到的原奧斯曼帝國領土包括摩蘇爾;後來英國發現該地區擁有石油並將之納入英屬伊拉克版圖。近日,一群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建立哈裡發政權的凶殘狂熱分子占領了摩蘇爾,這標誌著歐洲帝國主義者在權力鼎盛時期信手劃設的版圖可能最終被廢除。

  哈裡發政權仍是一個幻想;至多,ISIS也許能促成事實上的伊拉克分化。但武裝和狂熱主義在鬆懈邊境的蔓延使得許多曾被歐洲分而治之的地區出現了無政府主義的幽靈。從索馬里到利比亞再到尼日利亞,這種明顯的前現代現象如部落主義和海盜行徑也十分猖獗。

  這不應促使我們對亞非偽威斯特伐利亞式“和平”產生任何懷舊想法。從一開始,拙劣的虛偽自大就使一戰後旨在瓜分奧斯曼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英法秘密計劃沾上了污點。

  渴望統一的敘利亞人被分隔開來。美索不達米亞的不同群體——遜尼派、庫爾德人和什葉派,都想保留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自治權,但他們最終被圈入新的伊拉克王國。顯然,正如戴維·弗羅姆金在《終結所有和平的和平》一書中所言,“倫敦要麼沒有意識到,要麼沒有考慮到美索不達米亞的人口混居狀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