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榮和他的“于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5 16:26:25


 
  據記者了解,在庭審中,湯成奇曾否認桂松向其行賄,稱相關供述是在紀檢調查期間被迫無奈寫下的。但該筆受賄情節,在其一審判決書中仍然得到認定。

  一審、二審期間,桂松亦當庭翻供,多次稱遭到刑訊逼供,曾連續七天七夜被剝奪睡眠。他還指出,一審法庭播放的訊問錄像系拼接剪輯而成。他被要求反覆修改“行賄”金額,以便跟湯交代的“受賄”額一致。

  其中有一幕被辯方律師反覆提及。錄像中,桂松稱一次行賄湯成奇20萬元,筆錄卻顯示為30萬元。

  6月24日,辯方代理律師楊金柱在庭上稱,本案單位行賄的指控,不僅是偵查人員對桂松的“構陷”,同時也是對湯成奇的“構陷”。

  桂松也對辦案方式提出質疑,“將我和鴻源塞進湯成奇的反腐專案,又拿湯的一審判決作為給我和鴻源定罪的關鍵證據。”

  真假光盤

  一審法庭播放的兩盤訊問錄像為第一次和第十二次訊問光盤,分別記錄了訊問頭尾兩天(2010年3月10日和3月17日)的訊問情景,其中10日的訊問錄像時間從深夜21時許延續到次日凌晨3時許。

  據辯方代理律師陳光武介紹,6月19日的庭前會議上,二審法院一反常態,主動邀請控辯雙方,集體觀看了兩張審訊桂松的錄像光盤。但代理律師們發現,不同于一審法院庭上播放的光盤,這兩張光盤錄像內容更為完整,且密封完好,相信是當時封存的“母帶”。

  由此,有關一審法庭播放的訊問錄像是否系拼接剪輯而成的質疑,有了新的出口。

  檢方回應稱,此次觀看的光盤與此前播放的是同樣的兩盤,只不過一審時有選擇性地進行了播放。一審第一次播放時,法官拆封了光盤,隨後未做封存,等到第二次播放後才用密封帶封存。檢方認為,6月19日觀看的光盤上,隱約可見兩條封底帶,即是證明。

  此說馬上遭到辯方律師張紅雲反駁,稱播放錄像帶由法庭組織,如未經剪輯拼接,不可能這麼巧地只播放到桂松的有罪供述,且前後光盤播放的時長相差有好幾個小時。

  辯方律師還引述一審筆錄中公訴人的發言,證明此前播放的光盤應為兩拆兩封,因此如果是同一份光盤,此次觀看到的光盤上應該有三條封底帶。

  此外,陳光武在庭上拿出了此次觀看光盤的封面照片,顯示填寫的密封時間分別為2010年3月11日和3月17日,證明該光盤從未拆封。

  檢察官則回應,這是由於檢方在第二次封存時照抄了首次密封時間導致。

  辯方向法庭提出申請,對比兩次播放的光盤,進行完整性鑒定,同時還請求調取中間十天的訊問錄像。

  楊金柱多次強調,其追求的不僅是無罪判決,更是查清事實,核實播放的錄像光盤的真偽,不排除追究相關辦案人員做偽證的責任。

  陳光武歷數兩張光盤中的細節,包括訊問人員頻繁指供、誘供,恐嚇威脅桂松做有罪供述,“錄像帶裡反映的整個過程,不是審訊,而是一場演出,由辦案人員導演、彩排後,宣布正式開始錄了,手要怎麼放等等。”

  其指出,錄像帶還充分顯示,此案由省紀委專案組督辦。兩位經開區檢察院偵查人員多次直言,“找你是經過紀委領導、專案組統一作出的決定”,在口供方面,省紀委領導怎麼交代的,就怎麼轉達給桂松聽。

  在質證陳述環節,桂松將矛頭直指蘇榮,稱根據蘇榮的大段批示,省紀委牽頭成立專案組,劃撥數百萬財政資金,對其和鴻源展開全面的跨境調查。

  據接近本案的公檢法人士提供的信息,桂松還指出,省紀委個別人員牽頭,省市區三級公檢法9部門參與會簽,根據蘇榮授意、相關領導拍板確定,删改、變造兩盤審訊光盤,作為定罪證據。

  桂松當庭申請專案組負責人出庭作證,回應上述質疑。
 液晶“中國夢”

  每每回憶鴻源團隊的發展歷程,桂松都感慨萬千,甚至在庭上難掩涕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