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史學會會長:甲午戰爭與中日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6 09:55:45


 
  第五,兩國戰爭指導原則不同。在戰爭指導原則上,日本實行積極進攻的戰略原則,李鴻章採取的是消極防禦的戰爭指導方針,“保全和局”是李鴻章應對戰爭的不二法門。在戰爭的每一階段,李鴻章都將前景寄望於列強調停。而日本在外交上應付調停,在軍事上一步也不放鬆,處處掌握主動。

  第六,國際環境不同。國際環境總體對清政府不利。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後,已困於西方列強的條約體系之中,舊有的宗藩體系正在全面崩潰。日本雖在幕府末期也被迫與列強簽訂過不平等條約,但此後就開始改革,至明治維新時期,更是大刀闊斧地推行資本主義改革,國力大增,正在爭取廢除不平等條約。甲午獲勝後,日本與列強間的不平等條約即陸續廢除。

  總之,當時中國正值封建社會末期,面對西方列強的挑戰,完全處在下風。在國際事務上,朝野上下顢頇無能,內政一塌糊塗,經濟成長乏力,貪污腐敗成風,武備不興,民氣不揚。這種狀況對付成長中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戰敗是必然的。

  影響中日百年國運

  甲午戰爭的結局,是清政府事前沒有料到的;日本在戰爭中完勝,也是歐美各國沒有料到的。

  第一,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予中國的打擊是世紀性的。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處處可見甲午失敗的影響。中國台灣以及澎湖列島在《馬關條約》中割讓給日本。按照條約規定,清政府被迫付出2億3150萬兩白銀賠款,三年還清。清政府從俄法銀行團、英德銀行團三次借出本金3億兩白銀,才還清這筆戰爭賠款。加上幾年後《辛丑條約》本息差不多10億兩白銀賠款,中國被牢牢捆綁在歐美和日本債務單上,極大地加劇了國家的貧窮落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