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琴者情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重要的一點是”琴者禁也“。單純的感情抒發只是歇斯底里,不能成為音樂。由感性到理性,發乎情而止乎禮,這才是音樂的最高境界。為什麼以理性著稱的德國,出了這麼多的音樂家,原因大概就是”禁“的力量吧。
琴有陰陽、虛實、賓主、方圓。正如中國書畫講究留白一樣,許多古琴的韵味,是由虛的地方體現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恐怕只有了解中國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就好比毛筆是變化最豐富的筆一樣,琴變化最豐富的樂器。一個簡單的”mi-fa-mi“,用古琴的虛實方圓,可以彈出好幾種不同的變化,這是其他樂器所難以達到的。古琴既能發出深沉悠遠的上古之音,也能彈出現在樂器的音色。一個”吟“的指法,發出來的聲音,幾乎和現代的電吉他毫無二致。
林佳不愧是古琴社的靈魂人物,談起古琴知識,便滔滔不絕。他說,古琴譜又叫減字譜,是唐代曹柔所創。這之前,古琴都是口口相受或者用文字譜記錄的。減字譜乍一看非常複雜,《紅樓夢》裡賈寶玉看到林黛玉的琴譜的時候說:“妹妹近日愈發進了,看起天書來了。”有人說認不得琴譜,所以不想學琴。其實這個理由根本說不通,我認識很多外國朋友,有些甚至不太懂中文,然而卻能熟練的掌握減字譜。許多人說減字譜缺乏科學性,我第一次接觸減字譜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好像減字譜只是指法的拼凑,連節拍都沒有標出。但隨著對古琴進一步的了解,我才明白了古人的良苦用心。古琴不是沒有節拍,古琴的節拍是活的。西方音樂講究複調對位,好比幾十個人一起走方陣,自然要統一步伐。而古琴就沒有必要把節拍定死,好比一個人走路,是可快可慢,根據心情而不斷變化的。琴有陰陽、虛實、賓主、方圓,這些方面都在減字譜裡有著體現。舉個簡單的例子,減字譜用字的大小區分音的主次,主要的音用大字寫,而次要的音用小字寫,一目了然。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記譜方式缺乏科學性,但用科學的標準去衡量藝術,難道不是一種悲劇嗎?因為減字譜的複雜性,避免了一般人對它的更改,所以完整保留了中國古代音樂的原貌,而其他的民族樂器,則因為沒有自己獨特的記譜方式,很多細節上的東西,都已經丟失了。因此,我們可以說,古琴是唯一完整傳承下來的中國樂器。
謝晗:壘起七星灶 撫琴抒酒狂
奧地利古琴協會的會員們,都是自學成才。其中有大學老師、軟件公司的職員、餐館老板、在校學生等等。大家各有各的工作,卻因為相同的愛好聚在了一起。這些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會員,都有喜歡古典文化,性格比較低調內斂的共同點。
腹有詩書氣自華,穿著桃紅色中式上衣的老板娘謝晗便有這種氣質。典型的江南女子,婉約柔美,怎麼也看不出是三個孩子的媽媽。經營一家餐館,還能不時地把美味佳肴與傳統文化氛圍一起獻給食客,這樣的一位老板娘,自是有與眾不同的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