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共黨報:永遠捍衛抗戰歷史的尊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15:58:44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此間人民日報刊載作者曹鵬程的文章指出,對中華民族來說,7月7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77年前的這一天,日本帝國主義把在東北挑起的局部戰爭升級為全面侵華戰爭,現代中國開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戰歷程。時至今日,各地仍然拉響警報,就是為了提醒我們銘記歷史、捍衛和平。
 
  然而,那場戰爭的侵略者,卻總妄圖逃避、掩蓋、歪曲歷史。“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有人向正在演習的日軍開槍,隨即日軍和中國軍隊開戰”——這是日本扶桑社版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對“七七事變”的描述。侵華戰爭歷史在他們那裡被故意混淆和歪曲:偽滿洲國成了“五族協和”的“王道樂土”,日軍對平民的暴行成了打擊抗日運動的“誤傷”,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被無恥地加上注腳:“東京審判認定了日軍1937年占領南京市殺害了不少中國平民,這就是南京事件。但是這個事件的資料實際上疑點很多。”
 
  日本右翼學者和文人之所以敢公然為軍國主義招魂,就在於顛倒黑白、否認侵略在日本一直是一股成體系的勢力。上至一國代表的首相,下至地方議會的議員,總有日本政治家參與甚至主導掩蓋罪惡暴行、篡改戰爭性質的倒行逆施。慰安婦自願論、大屠殺質疑論、侵略偶然論、戰爭正義論、日軍文明論,種種醜惡言行時不時地出現。
 
  日本自身形象因此陷入“越不願意反省歷史,罪行越被人記住”的怪圈。然而,今天的日本右翼非但沒有任何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對於越來越豐富和真實的戰爭史料,他們像鴕鳥一樣把頭扎進沙堆,對於其他國家的批評和抗議,他們卻學瘋狗反咬一口。同時,他們選擇參政選舉、著書立說、教育滲透、發展實業,繼續毒化日本國內民意,拉著全日本一步步走向世界對立面,重現戰爭陰雲。
 
  現在的日本人絕大多數出生於二戰後,他們覺得和平是與生俱來的,對日軍在中國的罪行知之甚少,少有人希望去了解,少有政治力量願意去承擔。這就是安倍在踏上德國之時,竟敢聲稱不會如德國那樣向鄰國道歉的土壤。換在德國,這樣的言論足以讓執政黨倒台,就算換在二戰後十幾年內的日本,巨大的內外壓力也足以讓首相辭職。有西方學者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參與過二戰的國家,都對日本右翼美化侵略的做法心知肚明,但日本有永不參戰的憲法條款,西方總認為這是走和平道路的最大保障。
 
  可是就在前幾天,安倍親手斷送了這個和平保障。
 
  常有日本人問,日本究竟要道歉多少次,才能取得原諒?我們也想反問,究竟要經過多少次揭露,日本才能阻止本國右翼勢力否認侵略歷史、掩蓋罪惡的言行?日本學者高橋哲哉說過,保持恥辱的記憶,為它羞愧,不要忘記那場戰爭是侵略戰爭,要一直作為今天的課題。日本一定要想清楚,歷史就是歷史,誰也沒有辦法改變,只有選擇真誠地面對,然後努力去改變現在,否則不可能有未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