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譚力曾因在汶川抗震救災時微笑引發爭議(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8 16:50:15


資料圖: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間,時任綿陽市委譚力微笑的照片曾引發爭議。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官員是大地震中備受關注的群體。中國的體制決定了它在非常狀態下,具備全方位的動員能力。在這次舉國參與的救災中,掌握和分配龐大資源的各級官員群體,發揮著救災主體的作用,也贏得了海內外輿論的贊譽。在突發災難面前,他們如何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如何實現高效運轉,都是令公眾關注的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官員群體被公眾以各色複雜的眼光注視。而大災大難中,這一群體的性格卻以一種極致的方式得以呈現。有人痛哭流涕,有人緊張迷茫,有人備受讚揚,有人飽受爭議。他們中許多人兼具災民和官員的兩種身份,在人倫親情和崗位職責的衝撞中煎熬,有著諸多不為人知的苦楚與掙扎。

  在這期報紙中,我們採訪了阿壩州委書記侍俊、州副秘書長杜驍,請他們講述地震救災應急指揮的全過程;我們也採訪了綿陽市委書記譚力、廣元市委書記羅強和市長馬華和其他有特點的官員,通過他們的話語,向讀者呈現這一個群體的哭與笑,他們的性情和境遇,他們的擔當與承受。

  關於綿陽市委書記譚力的爭議,來自新華社記者的一張照片。“5·12”大地震發生後的第四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抵達綿陽機場,在新華社記者拍攝的溫家寶到機場迎接胡錦濤的照片中,譚力走在後排,面帶笑容。圍繞這個笑容,網絡世界一片非議。6月3日下午,南方周末記者趕到中共綿陽市委辦公樓——現在的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在中共綿陽市委書記譚力的臨時辦公室,專訪了這位災難中飽受非議的指揮長。

  譚力在地震後一直住在位於地面一層的臨時辦公室裡。衛生間中擺著一堆礦泉水,一張沙發。那個沙發就是他地震之後的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