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刑偵專家復原30萬年前南京直立人相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3 16:40:27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13日,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相貌學專家趙成文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他正在復原的30多萬年前“南京直立人相”工作已進入最後的“復活”頭骨化石階段。預計此次復原圖將在8月南京青奧會之際展出。

  新華社消息,南京直立人化石距今約30多萬年,長16.15厘米,於1993年發現於南京湯山葫蘆洞,是近年來中國古人類學研究的一項重要發現。

  化石呈棕褐色,石化程度較深,由三件顱骨殘件拼接後,包括了部分面顱和大部分腦顱,構成了一件比較完整的顱骨。其面顱保存部分有:眶上圓枕,鼻骨,顴骨,上頜骨,左側眼眶保存完整,右側眼眶僅存上內側壁。腦顱保存部分有:額骨,頂骨,蝶骨,顳骨,枕骨保存完整,枕骨大孔後緣稍殘,枕骨基底部缺失。

  通過對南京直立人顱骨化石形特徵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南京人和北京人形態特徵十分相似,都顯示了許多蒙古人種的性狀,也具有歐洲人的某些特徵。早自元謀人,晚至山頂洞人,直至現代中國人,一系列的蒙古人種特徵始終存在,說明蒙古人種的主要性狀出現很早,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一脈發展至今。

  南京直立人頭骨已被擠壓變形並缺少下頜,給復原帶來難度。趙成文對“南京直立人”頭骨化石的出土背景作了深入了解,並翻閱大量文獻和書籍。為了更加客觀、真實地復原“南京直立人”頭骨化石,趙成文計劃確定要復原的年齡段為30歲左右。

  趙成文教授利用警星CCK-IV人像組合系統中新增的鏡像功能缺損的頭骨化石進行電腦修補,並從上千個顱骨庫中挑選出匹配的下頜反復試驗比對,又經微調、縮放、修整後才錘定的。

  復原出來的“南京直立人”可能是一個額頭低平、眉弓粗壯、眼窩深凹而寬、鼻短而上揚、鼻孔較大、上頜較長、吻部突出、唇長而薄、牙齒小而密且磨損較大的遠古人形象。

  趙成文教授是中國著名的刑事相貌學和痕跡考古學家。多年來,他不斷探索和研究古屍復原技術,運用刑事相貌學中的顱像還原技術,根據古屍的顱骨還原了很多古代人物生前容貌,比如500年前的明代王妃、清代香妃、《西遊記》作者吳承恩、長沙馬王堆西漢辛追夫人、3000年前的“樓蘭美女”等,引起了海內外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