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調查指過半內地生對休閒有負罪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4 11:33:02


 
  休閒夥伴

  休閒是鞏固友誼和擴大社交圈的好機會。在休閒夥伴方面,六成半的同學至少每周一次獨自度過休閒時間,近一半同學至少每周一次與5個以內的朋友共度。至於參加人數達到5人以上的大活動,最多同學(37%)選擇了平均每月一次到兩次。居住模式對休閒中的夥伴人數有一定影響。在學校宿舍與室友一起住的同學在“與不超過5個朋友度過”這種狀況中比在校內或校外獨自居住的同學有更高的頻率,而與在校外與室友一起租房住的同學接近。

  休閒原因

  如文章開頭部分的定義中所述,這次調查的休閒是一種“主動的休閒”,那麼甚麼情況下同學們會進行休閒活動?根據調查結果,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剛剛完成一個重要任務(69%)、突然產生了想休息的念頭(52%)、有朋友或伴侶相約(41%)。而只有23%的同學表示每周有固定的休閒時間,到時間自然會去。

  休閒方式

  在香港,可以選擇的休閒方式非常多樣。考慮到這一點,因此在關於主要休閒方式的題目中給出了15個固定選項,和一個“其他”選項,每人最多從中選擇五項。結果顯示,最受內地生歡迎的是“觀看影視作品、體育比賽或演出”,有72%的同學將其列為自己休閒的主要方式。電視在內地生中的普及率並不高,每月用於休閒的開支又有限,所以視頻網站應該是觀看這些節目的主要途徑。第二受歡迎的方式則是國人的傳統——聚餐(60%),對此無需更多解釋。商品和出版更加豐富多元的香港讓逛街購物和閱讀也成為了內地生的主要休閒方法,分別有53%和52%的同學選擇。第五普遍的休閒方式是與家人、伴侶或朋友通訊,有47%的同學選擇。

  休閒感受

  從前文來看,同學們休閒的主要目的是完成重大任務之後的休息放鬆。那麼活動之後,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呢?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同學都表示調查之後確實得到了放鬆(88%),但超過一半的同學(53%)同時有浪費時間的負罪感。同時近八成同學(79%)認為自己的休閒中存在問題。在具體的問題方面,選項分布比較平均,說明有多重因素在限制著休閒質量的提高。最多同學(38%)認為自己“不擅長規劃休閒時間,休閒時惦記著工作,工作時又想著玩”。相近比例的同學(35%)認為,休閒的類型比較單一,時間一長,效果逐漸下降。選擇“休閒時間長,對課業有影響”和“朋友較少,經常一個人休閒,感到孤獨”的同學也不少,分別有29%和28%。

  難忘的一次休閒經歷

  這個有點像小學生作文的問題確實是問卷中的一部分。作為一道開放性題目,有45名受訪者作出了回答,除去“沒有”等負面或無意義的回答,也有40個,這樣的高回覆率確實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同學們自己講述的難忘經歷,比起前面的數據,也許更能揭示甚麼是理想的休閒。

  在這些敘述中,經常被提到的就是增長對香港認識的經歷。認識新朋友的經歷也反覆出現。還有一部分敘述強調休閒過程中對自我的追求和反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