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總理“汗顔”值得權力部門深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11:45:38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企業家和相關部委負責人座談。一位企業家稱,“這麼多部長在這裡,我們市場主體不能亂說話”。李克強表示,聽到這句話,自己感到汗顔,“政府應該是為企業服務的,而現在企業不敢說話,像老鼠見了貓,這樣不行。”

  這位企業家為什麼會認為“市場主體不能亂說話”?主要可能還是因為行政權力依然對企業等市場主體有巨大的約束管控能力。不管是行政審批,抑或監管督察,手握重權的有關部門,企業是不敢也不能“得罪”。以此語境來看,企業家在部長面前,“不能亂說話”有其客觀的現實因素。

  這一場景令總理“汗顔”,絕大部分民眾也是感同身受。在各界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已經形成共識、國務院一系列簡政放權改革快速推進的大趨勢之下,這一場合本應是企業家暢所欲言,道盡市場主體的真實想法,甚至“苦水”,而不是因為有領導在就有所顧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簡政放權改革尚未達到預期中的效果。

  李克強總理一直強調,“改革創新的關鍵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說到底,市場主體和政府之間本來應該各行其是,而不是“老鼠和貓”的關係。

  但現實中,一些地方和部門顯然擺錯了自己的位置。還記得去年廣東清遠原環保局長,就曾叫囂“分分鐘搞垮一間廠”。這樣的官員,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取款機”,在市場主體面前飛揚跋扈,卻從不覺得“汗顔”。而像這樣的官員或部門,現實還有多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