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八大以來的中國官場: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1 09:26:26


 
  事實上,得出這一結論之前,還需要正面回應雜音。傳播較多的一種論調是,有人說,高壓反腐和事無巨細的作風建設,會影響“士氣”,損害官員的積極性,甚至有極個別人傳遞出了“官不聊生”的觀點。

  在江西省委書記強衛看來,與此相反,絕大多數幹部埋頭苦幹且廉潔奉公,因此更要像愛護自然生態一樣,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謝春濤則認為,部分官員在灰色收入、吃拿卡要等基本消失之後出現心態上的不平衡可以理解,但懶政問題並不難解決,既有來自制度上的考核和評價,也有來自老百姓的監督。“在新的規則形成後,大部分人會主動選擇做事”。

  “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清代思想家顧炎武的這句話,作為直指政治生態建設的名言,屢被習近平引用。本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後,採取高壓態勢鐵腕反腐,針對作風問題頻出禁令,“激濁”工作持續進行;而八項規定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則使得“揚清”工作不斷深入。

  在戴焰軍看來,官員的政績觀也是政治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GDP論英雄的年代,幹部們為了迎合這種要求,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如今經過了多年實踐,這種現象正在被糾正。

  “形成新的政治生態,需要社會良好的輿論氛圍、人們整體較高的認識水平和科學合理的制度。”戴焰軍表示,就目前來看,重要的還是要健全制度,並強調制度的執行,強化官員們的規則意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