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德媒:中國新超級導彈令美恐懼 反導難攔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4 11:14:03


資料圖: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據德國媒體發表文章稱,中國證實先進的“東風”-41導彈存在,對軍方和軍工行業來說這不值得大驚小怪。有關中國的這種攻擊型導彈的報道和猜測多年來一直存在。

  環球軍事報道,據德國《世界報》網站8月1日報道,原題:《美國對中國新超級導彈的恐懼》。據說它的射程可達1.2萬公里至1.5萬公里,因此屬於那種可以搭載核彈頭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從地面發射的中國導彈可以和美國的“民兵”導彈或俄羅斯的RS-24導彈以及RS-24M導彈相媲美。

  報道稱,為了對付威脅,美國正花費巨資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它為此主要在阿拉斯加部署了30枚高技術導彈,即所謂的陸基攔截器。

  不過,攔截飛行中的洲際導彈是一件高度複雜和技術上要求極高的事情。簡單地說,就是要發射一枚攔截導彈去炸毀攻擊導彈。挑戰在於,讓飛速約為每秒7公里的導彈被幾乎同樣飛速的導彈直接擊中。 

  軍方說這是一種“擊殺技術”。歐洲MBDA導彈系統公司首席顧問卡爾·約瑟夫·達勒姆解釋道,形象地說,這是一種“用飛行子彈擊中另一顆飛行子彈”那樣的挑戰。 

  達勒姆說,對於攔截來說非常重要的是,通過偵察衛星和雷達設備盡早識別導彈的發射時間及其飛行軌跡。根據不同的飛行軌跡,從亞洲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抵達美國目標大約需要20至25分鐘。 

  報道稱,飛行過程中它們可以上升到1000公里以上的太空,那比環繞地球飛行的“國際空間站”還高出一倍。攜帶所謂“殺傷攔截器”的攔截導彈越早擊中攻擊導彈,對防禦一方來說就越有利。 

  技術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通常攜帶多個可以單獨飛向自己目標的彈頭。這些彈頭必須被分別攔截。“為了迷惑防禦系統,洲際彈道導彈可能也會在太空發射誘餌假彈頭。”MBDA公司的達勒姆說。 

  報道稱,攔截中短程導彈的防禦系統已經多次證明了自己的可靠性,但多年來批評者對洲際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性能一直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洲際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不會提供真正的保護。大量資金被用於一種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失靈的技術。批評者說,迄今為止的測試也證明該系統不可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