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開美非峰會,美國嘴硬著學習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10:34:22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美國4日到6日“學著中國的樣子”搞起了美非峰會,這是美國外交手段“中國化”第一個明顯的例子。看到奧巴馬同近50個非洲國家的首腦和政府代表坐在一起探討美非合作,中國人挺開心的。中國有什麼好東西,不怕並樂於讓美國學了去,中國沒有美非一旦加強合作、中國利益必將受損的危機感。

  《環球時報》刊登分析文章稱,倒是奧巴馬總統顯得有些小氣了。他在峰會上強調美國“不僅僅向非洲尋求資源”,“不簡單地從非洲攫取礦產”,媒體紛紛解讀為他在“暗批”中國。更有甚者,他在《經濟學家》2日刊登的專訪中直接說“(中國企業修的路)不能只連接礦山和通往上海的港口”。

  美國無疑應當算“老非洲”,其在那裡的影響頗有深度。中國在非洲的資歷很淺,但中非這一輪的合作遠遠把美非合作甩到了後頭。中非貿易總額2009年超過美國達近千億美元,中國從此成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到2013年這一數字又跳躍式超過2000億美元。而美非貿易則從2008年的1000多億美元萎縮成去年的600多億美元。美國有些著急可以理解。

  中非合作的突飛猛進,驗證了雙方平等合作的活力和前途,同時也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相比之下,西方高高在上要“改造非洲”的那一套曲高和寡,在非洲越來越受冷落,這就是中非和美非貿易一熱一冷的根源。

  中國領導人和高官經常與非洲的領導人見面,但中方只談中非友誼,從不揶揄第三方,更未點名說過美國的不是。但美國上屆國務卿希拉里就幫著傳播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謬論,到現在奧巴馬也沒能擺脫那種酸溜溜的調子。

  其實美國人也清楚,中國在非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奧巴馬在上述《經濟學家》的專訪中,承認了中國基礎建設及勞動密集型產業等方面的優勢,但這些解讀過於簡單。中非的友好合作有著全方位的契合,積極而輕鬆。美國及西方與非洲的傳統關係本是優勢,卻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負擔。它們彼此語言相通,非洲也大多接受了西方政治體制,但是彼此經常聽不懂對方說什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