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震後救援的“他山之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17:01:58


 
  為此,日本專家建議,災後避難一定要儘量補充水分。如果避難場所空間狹小,那麼每四五個小時一定要活動一下,哪怕只是走走路也有效。

  災後維持社會秩序是一大挑戰。巴姆地震後不久,巴姆附近城鎮的居民從四面八方趕來,試圖在廢墟中尋找他們的親人。擁擠混亂的人群造成大規模交通堵塞,使救援工作無法順利展開。最後,市政府官員不得不呼籲人們留在家中等待政府公佈救援結果。

  對於後續的災民安置問題,經常遭遇天災襲擊的日本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日本“災區NGO協動中心”主任村井雅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後,受災民眾先在帳篷里住了7個月,之後搬進臨時居住點,一住就是5年多。

  據介紹,臨時居住點其實並不“臨時”,有可能維持較長時間。因此,要根據災區的氣候等因素來設計具體的建築標準和配置,同時也應做一些人性化的安排,比如說考慮到行動不便者的需求等。

  最後,地震發生後,通信設施損壞,容易導致災區與外界失去聯繫。這需要做好應急準備。日本在這方面也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措施。東京都地區6個市町村的政府機關職員,平時會通過防災訓練掌握應急通信設備的使用方法,例如學會利用移動式無線發報機發佈消息。此外,市町村的防災機構均配備了衛星電話。

  地震是人類不能避免的災害,需要做好一切救援準備,提高防災救災效率,將災後損失降至最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