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信辦回應“微信十條壓制言論”質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8 09:42:08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昨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根據這十條《規定》,微信等即時通信將實行“後台實名制”,此外,未經批准的公眾賬號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

  註冊新規 新用戶註冊須簽訂協議

  新京報報道,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的負責人介紹,《規定》中所稱即時通信工具,主要指微信、微米、易信、來往、米聊、陌陌、時光譜等各類基於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面向終端使用者提供即時信息交流服務的應用。

  根據《規定》,微信等即時通信將實行“後台實名,前台自願”的管理方式。即用戶在註冊賬號時,應提供真實身份信息。但其在前台可以自願選擇是否使用真實身份信息,如可以選擇個性化的網名或昵稱。此外,新用戶註冊應與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簽訂協議。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即時通訊工具是基於熟人圈子的產品,目前即時通訊工具基本上已經普及實名制。而此次規定要求的“註冊時進行真實身份認證”,用手機號碼註冊即可。據悉,用戶在實名註冊後,就可以使用發言功能。而對於一些擁有賬號只瀏覽信息,處於“潛水狀態”的用戶,此次《規定》未作出限制性規定。

  落實實名制後,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對此,國家網信辦解釋,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應當保護用戶信息和公民個人隱私。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督促即時通訊工具服務提供者落實主體責任,在真實身份信息註冊各個環節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個人信息安全。此外,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透露,我國將在近期出台《個人信息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