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1 17:07:45


 
  司法公正
 
  強調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013年最後一天,習近平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向全世界發表新年賀詞,他說,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是推動改革的目的之一。
 
  張恒山認為,阻礙司法公正的深層次因素,除了傳統法律文化存在缺陷和司法隊伍素質不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制度,導致司法機關不能獨立行使職權。
 
  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提出,要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張恒山告訴新京報記者:“以往領導人都不太提‘司法獨立’,好像一說‘獨立’,就是和黨鬧獨立。實際上,司法的獨立地位是為了確保其依法行使職權,依法就是依據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依法就是體現黨的領導。”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備受期待的“全面改革”方案出爐。
 
  習近平對全面改革方案作說明時說:“這些年來,群眾對司法不公的意見比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與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不合理有關。”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司法體制管理新舉措,其中包括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等司法管轄制度。
 
  張恒山認為,這次司法體制改革“動真格”。
 
  今年6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三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關於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方案》。
 
  習近平說,試點地方的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司法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細化試點實施方案,及時啟動工作,按照可複制、可推廣的要求,推動制度創新。
 
  依法改革
 
  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
 
  在一段時間裡,改革給人的印象是,改革難免突破法律,等這項改革成熟之後,再把改革的經驗規定到法律中,這被稱為“先破後立”。
 
  專家分析,這與法律法規的滯後和不健全有關,部分改革不得不以突破法律的方式推進。
 
  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在這一背景下,進行的全面改革,正在改變“套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