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7月組織大督察除政令不出中南海之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09:52:19


 
  中央大督察:摸底施政現狀

  十八大以來,中央派出了208個巡視組,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1214個地區和單位進行了巡視。一大批“老虎”“蒼蠅”被打落馬下。

  與此同時,國務院也派出督察組,在巡視組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力求解決問題之策。

  7月份的國務院大督察,抽調了100餘人,成立8個小組,分赴27個中央部委及16個地方省市。筆者參與其中。督察組所到之處,直面問題,務實高效,部委組每天只能搬兩張凳子在會議室打個盹,地方組則經常開會到凌晨。

  接受督察的部委和省市要求先深入開展自查,形成自查報告遞交督察組。督察組在審閱自查報告的基礎上,進駐實地督察。

  實地督察一般流程包括聽取主要負責人匯報、召開座談會、審閱文件資料。

  廣泛的督察事實上成為一次對施政現狀的全面摸底。在召開座談會之外,督察組還採取問卷調查、約談,暗訪形式深入調查;地方省市督察組則深入到縣、鄉機關、企業、高校、公共服務機構,甚至施工工地進行實地調查。

  在督察國家發改委時,參與工作匯報和問詢的發改委官員近百人,包括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內,僅司局及以上級別官員便達50人。

  因督察工作涉事之深,每日督察結束後內部總結會上,督察組成員都能直接開列受督部委省市的“問題”。這些問題以涉及未來的改革方向為著眼點,標本兼顧。

  以督察“磕”放權

  如果以“成本”視角分析反腐與經濟增長,在公權力市場中,“審批”可看作最重要的商品,也是各部門的“命根”。新一屆政府甫一成立,即以削減行政審批作為改革抓手。

  筆者見識了中編辦和國務院審改辦工作作風,面對各部門的“命根”,可謂毫不含糊,一項項磕除。

  7月5日,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即接受了中編辦的約談,探討審批事項削減空間。

  住建部23項行政審批事項,可分為三類:“管企業”、“管人”和“管其他”。“管企業”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一級資質核定等;“管人”即建築師資格認定等;“管其他”則包括部分城市規劃審批等。

  中編辦認為,企業資質和人員資格審批國際上都由協會幹,住建部可以考慮將這部分職能剝離出去,騰出手來“強化城市規劃等的管理”。住建部則擔心取消後容易滋生弄虛作假,影響市場環境。

  但面對改革大勢,一周後,住建部決定,對涉及8項人員資格的審批事項將“全部取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