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方拒透露中國駐塞醫護人員是否感染埃博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3 10:55:49


 
  中國一直在援助非洲醫療事業

  中非聯合抗擊埃博拉病毒體現患難與共的兄弟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8月10日分別致電幾內亞總統、塞拉利昂總統及利比裡亞總統,對三國近期爆發埃博拉疫情造成重大人員和經濟損失表示慰問,並讚賞三國政府全力以赴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春告訴澎湃新聞,1963年,中國第一批醫療援助隊被派往非洲阿爾及利亞進行援助,50年來,中國先後向非洲51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了約2萬名醫生,救治了數以億計的非洲病人。迄今為止,在非洲的43個國家和地區,仍有中國醫療隊在工作。

  “但是在國際上,包括在國內,人們對這些援助不甚知曉。”張春說,“這次對埃博拉疫區的援助,正是讓人們關注並認識到中國在醫療方面對非洲的鼎力援助,同時,此次援助對於中國提升軟實力、塑造良好國際形象有促進作用。”

  中國“走出去”戰略帶動中國投資走向非洲,2000年至2011年期間,中國在尼日利亞投資約470億美元,在幾內亞投資約220億美元,在塞拉利昂和利比裡亞分別投資約30億美元。隨之而來的是更多中國公民前往非洲。不論是商務人士、建築工人還是小商販,僅尼日利亞一國就有65000名中國公民在此生活。他們也將隨時面臨埃博拉疫情風險的挑戰,因此,除了援助當地衛生保健人員工作外,中國的救援人員也負責指導當地中國公民進行埃博拉疾病預防。

  此外,有分析人士擔心埃博拉病毒可能會進入中國。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國每日有大量非洲人入境,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例,平均每日有1000名非洲籍人士抵達該機場。在廣州,約30餘萬非洲人口在此生活,目前,廣州和香港已加強檢疫措施。華爾街日報指出,這兩個城市曾有抗擊“非典”的經驗,因此在處理潛在疫情情況時,他們會更加謹慎。

  (來源:澎湃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