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處理香港普選應更加自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4 09:55:38


 
  當然,什麼事都有例外,也有1/3的可能反中央政府人士當選。但中央可以不認命,最壞的可能是部分民衆“占領中環”甚至鬧事制造混亂,港府及中央政府按既定預案處置就是了。但是如果中央8月份人大做出決定,2017年特首的普選不讓公民提名,則必然出現“占中”甚至街頭騷亂。若如此,中央政府在輿情上也會飽受非議。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香港出現民情反對甚至想擺脫中央對香港的幹預,雖說原因是多方面的,關鍵是國家60多年來對內地的治理,人民的生活各方面狀況在香港民衆看來不盡如意,與香港民衆的幸福指數是不能比擬的。有人統計:從建國50年代到80年代內地有100萬人逃港。截止目前仍然大陸水客橫行海關,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港人的優越感必然油然而生。從長遠來看中央要解決香港乃至台灣民衆對中央政府的信任,重點不是給香港乃至台灣多少優惠,小惠未偏,民弗從也,而是重點放在改善大陸的民權、民主、民生方面。自己治理下的民衆福祉皆不能與港台民衆媲美,其必露鄙夷不服之態,與中央抗爭相對,何以說服其來真心歸附?

  唐朝貞觀之初李世民曾經采取“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的治國方略,從此“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重譯,相望於道。”對目前的中國來說仍有借鑒意義。如果國家積極改善民生“布德施惠”,不久的將來,大陸人民幸福安康,人民富足,超越港台民衆的幸福指數,不是內地民衆赴港生子,而是香港民衆爭相赴大陸生子,不是內地民衆爭相移民香港,而是香港民衆爭相移民內地。若如此,則可無為而治。中央還擔心香港的治理及台灣的回歸嗎?以時間換空間中央要有耐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