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炮兵計算器不適應高原 誤差達千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2 17:09:07


 
  “誰說大炮打不上蚊子?”桂曉明開玩笑道,“我們不但打上了,而且還是相當於蒙著眼睛,用了最笨的辦法打的。”記者看到,炮兵營採取間瞄的方式,一舉將12公里外,層巒叠嶂的山峰後多個靶標直接命中,部分靶杆欄腰被炸斷。多數彈著點,距離中心靶區不到10米的距離。

  通常,衡量單炮射擊精准度的辦法,就是看彈著點距離靶區中心的距離。按炮兵訓練大綱標準,該重型牽引火炮的優秀成績標準,就是看炮彈是否落在了距靶區中心點為圓心,直徑為80米的圈內。按此標準評判,炮兵營大部分單炮成績屬於“頂級優秀”。

  桂曉明所提到的笨辦法,就是重新啟用炮兵方向盤。實彈射擊前,前沿觀察所的偵察兵們本可以憑激光測距機,輕而易舉地測量出彈著點的位置,但被桂曉明給叫停了,“激光測距極易暴露觀察所位置,招致敵打擊,要盡可能地多掌握些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優異成績的背後,是無盡的付出與忍耐。為了盡快適應4700米的青藏高原,炮兵營的官兵們忍著頭暈目眩、嘔吐不止的痛苦,天天堅持在訓練場上。經過一番苦練,官兵們現已能輕輕鬆鬆於1分鐘之內,實現單炮從行軍轉至戰鬥狀態,3分鐘即可撤收裝備,快速離開陣地。

  “履帶作底盤的自行火炮,技術相對先進,但易受山地環境影響,制約其作戰效能。”桂曉明說,“我們團現列裝的牽引火炮,雖然操作麻煩、費勁。但只要熟練武器性能,照樣能在戰場上發揮奇效。”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