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戰勝利69周年:中國向世界傳遞什麼信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4 10:27:08


 
  台灣歷史學者戚嘉林說,歷史是可以用檔案說話的,這樣才能把握歷史的話語權。“歷史話語權你自己不去把握,就會被別人占領。”他說,“我在東京的書店看到過他們近代史的書,印得很漂亮,但內容都是對日本有利的詮釋,現在我們要公布證據,以正視聽。”
 
  習近平在今天的講話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極深刻。他強調,事實就是事實,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實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的言行都是徒勞的。
 
  今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今年6月,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國將就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征慰安婦的一些珍貴歷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消息一出,引發日本官方強烈關注。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楊棟梁說,中國正處於重塑國際關係的十字路口,隆重紀念抗戰勝利、尋求共同歷史記憶便是很好的突破口。以何種姿態、哪種方式進行紀念,既決定了中國抗戰貢獻能否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又關係到新一屆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和外交戰略。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分析,面對中國的日益崛起,日本等國一再向世界傳播所謂“中國威脅論”,讓一些國家與民眾對中國有所擔心和忌憚,很多人擔心中國因歷史報復日本,變成威脅亞太乃至世界和平的隱患。借助二戰紀念契機,向世界展現中國反對戰爭、珍惜和平的決心,有助消除這些誤會,並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