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草根銀行”助中國西部貧困農民化解貸款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5 09:12:58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9月初,利用秋收前的農閒時間,45歲的農村婦女陳永勝忙著和村莊裡幾十名婦女一起納鞋底、做布鞋。

  新華社報道,這位生活在中國西部黃土高坡上的中年婦女擅長女紅,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通過製作布鞋不僅擺脫了貧困,而且讓她家的年收入提升到10多萬元。這讓她自己也覺得驚喜,因為此前多年她也在製作布鞋,但每年的收入只有2萬元。

  陳永勝的家位於甘肅省臨夏縣新集鎮寺灣村,土地貧瘠,是中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在這個村莊裡,仍然有接近一半的農民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陳永勝一家發生“點石成金”變化的背後,是設立在村口的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

  去年春季,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陳永勝和其他29名村民一起成立了布鞋加工廠,想給這些無法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農村婦女多一些收入。啟動這個小型布鞋加工廠只需要41萬元資金,但對於貧困村民們來說無疑是個大數目。

  長期以來,中國農民普遍面臨著貸款難的問題,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為貧困農民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更是不多。由於商業銀行不僅貸款門檻高,而且利息貴,像陳永勝這樣的農民,想要在大銀行獲得貸款“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布鞋廠所需的41萬元資金,通過一種巧妙的方式得到解決。陳永勝和其他29名村民一起向村裡的產業發展互助社借款,每個人獲得了一萬至兩萬元,大家放在一起共同使用,建設加工車間、購買縫紉機等必備機具。在其後一年時間裡,廠子生產布鞋24萬雙,創收超過140萬元。

  這個發揮“草根銀行”作用的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是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設立的。當地政府給這個村莊注資50萬元,許多企業也跟進入駐,為互助社注入從5萬元至49萬元不等的資金,再加上每戶農戶自願投入1000元成為會員。加起來超過100萬元的資金,可以幫助社員們發展種植、養殖、創業等富民增收項目。

  臨夏回族自治州州長馬學禮說,通過這樣的制度設計,可以真正讓年收入2300元以下的貧困戶從中受益,解決這些貧困群眾發展富民產業的啟動資金。目前,僅在臨夏州,已建立近千個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有接近10萬戶貧困農戶因此受益。

  這是中國西部地區政府扶貧理念發生創新變化的一個縮影。從打破貧困農民的金融瓶頸出發,從單純的“輸血式”扶貧轉向保護性扶貧和精準扶貧,讓這些貧困地區農民真正擁有自行發展、擺脫貧困的能力。

  目前,中國西部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許多金融機構對於貧困地區的資金投放量也不斷加大,金融正在成為幫助許多農民擺脫貧困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以甘肅省為例,截至2014年年中,金融機構在甘肅省的涉農貸款餘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7%,有420萬人次受益於各類金融惠農產品和服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