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周永康陞遷成因:關鍵說他行的人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08:01:33


 
  一是,不能做到以“零容忍”的態度和行動懲治腐敗。周永康的陞遷軌跡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自1989年起,他就走上了“一把手”領導崗位,行政級別也已經是在地廳級及以上(兼任勝利油田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和東營市委書記)。正是由於我們的反腐敗存在不少例外,不能做到“零容忍”,才客觀上“養癰遺患”,使1989年的“小老虎”一步步長大為“老虎”甚至“大老虎”。他的腐敗“王國”也主要是這個時期建立並壯大的。

  二是,特殊的幹部選拔任用體制使然。從總體上看,我國實行的仍然是“伯樂相馬”這樣一套特殊的幹部選拔任用體制,其實質是“以人選人、少數人選人”。這樣一套體制事實上就造成了一個人身依附體系。社會上早就有一個順口溜,即一個人能不能得到提拔,關鍵要“三行”:一是,你得行;二是,有人說你行;三是,說你行的人行。順口溜說要“三行”,其實最後“一行”最關鍵。因此,能否找到“行”的人,確立人身依附關係,就成了決定一個人陞遷的決定性因素。換句話說,古代社會流行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情況,事實上在今天仍然存在。為什麼歷任秘書、那麼多下屬都對周死心塌地、死忠?並不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先天地缺乏黨性原則,而是黨性原則很難與這套體制相對抗。

  三是,“紙老虎”、“稻草人”式的制度太多。應當說,執政黨和國家的很多制度並非不健全,更不能說空白,關鍵是得不到執行。處理官商關係、領導幹部家人從業、給領導人配備秘書等方面防止利益衝突的制度,也不能說是空白,但就是得不到執行,缺乏制度應有的嚴肅性和約束力。周永康自國土部調任四川任省委書記時,就可以私自決定帶秘書前去,還是兩個。這種制度形同虛設的情況就肯定會給有野心的個人建立其私人“王國”提供大大的便利。這些問題和教訓真的值得深入反思並切實加以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