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雨傘革命” 推香港陷長期亂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3 16:36:24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香港星島日報发表社论指出:占領中環運動把政府總部外包圍網擴及特首辦公室,只要群眾衝擊警方防線,強闖政府中樞,警方將以武力對付,更激烈的衝突就會爆發,把運動進一步帶向暴亂的方向。佔中的重點訴求包括要特首梁振英下台,已有推翻政權意味,染上了“顔色革命”的色彩,西方傳媒冠以“雨傘革命”的稱號,也側面反映英美有意促使佔中變成一場“革命”。

  學生組織要梁振英辭職,否則將行動激化至“占領”一些政府建築物。由於梁振英在中央堅持下絕對不會下台,行動升級無可避免。不受指揮的示威群眾昨徹夜占據政府總部附近道路,隨時準備衝擊,行動的激烈程度和衝突風險,比占領金鐘的行動更甚。

  特首辦和政府總部是本港政治心臟,不容癱瘓,裡面的大量機密文件,也不容外人隨便接觸。因此,對任何衝擊政府總部的嚴重違法行為,警方都必會強硬對付。疑是一箱箱運進去的催淚氣體和橡膠子彈是無言的警告。

  推倒政權 社會反而撕裂

  今次運動組織者雖然表面上沒有與政黨掛鈎,客觀上則是與泛民議員打算在立法會提出對梁振英的不信任動議,裡應外合。組織者透過“人民力量”或者“顔色革命”推翻當權者,經驗有成功有失敗,但以近年的例子看,革命後有關國家多數變得更壞更亂。

  英美傳媒看今次運動與“顔色革命”的主要共通點,就是群眾以和平方式表達民主訴求,要改變現狀,推執政者下台。

  今次運動用上的黃絲帶,早在1986年菲律賓的“黃色革命”中廣為使用,這個手法後來用在推翻東歐和中歐數個共黨政權的“顔色革命”,近年再移植到北非和中東的“阿拉伯之春”。

  由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觸發的“阿拉伯之春”,成功推翻了四國政權及令部分國家政權岌岌可危,帶來的卻是“阿拉伯之冬”。埃及和亞洲的泰國一樣,群眾最後要依賴軍方推翻民選政府。更不堪的是利比亞,形成軍閥和部族內戰割據之局,利亞政權雖然不倒,卻陷入內戰,反而滋長了殺人不眨眼的伊斯蘭國。至於經歷過兩次“顔色革命”的東歐國家烏克蘭,同樣出現內戰。本來團結群眾抗貪抗暴的運動,最後帶來的卻是嚴重的撕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