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總理訪歐前瞻:常相聚 亞歐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4 09:22:42


  中評社香港10月4日電/秋天,收獲的季節。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踏上年內第二次歐洲之行,9日開始出訪德國、俄羅斯和意大利,並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

  新華網刊文稱,此次訪問對於深化中國與往訪國關係,擴大中歐務實合作,推動亞歐對話交融具有重要意義。

  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訪歐,李克強總理6月訪問英國和希臘之後,這次訪問是中國政府今年對歐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動,“深耕歐洲”期待在秋天結出累累碩果。

  定期會晤牽引雙邊關係

  訪問期間,李克強總理將分別出席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和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而在意大利米蘭召開的亞歐首腦會議也是兩年一次,定期會晤外交是此訪的一大特點。

  “像定期會晤這種機制化的外交方式,在中國的總體外交戰略布局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能保證外交政策有戰略、有方案、有計劃、有規矩地實施下去,”外交學院副教授
熊煒如是說。

  從雙邊層面來看,中國已與俄羅斯、德國、波蘭、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建立了總理級的定期會晤機制。這種機制能定期召集雙方政府“集體辦公”,高效地達成一致,對雙邊關係發展起到牽引作用。同時,兩國總理“常相聚”也體現了雙邊關係的緊密程度。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雅科夫·別爾格爾指出,俄羅斯與中國建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這在俄對外關係中是獨一無二的,充分說明了俄中關係的高度緊密和特殊性。

  中德和中俄關係目前分別處在各自最好的歷史時期,兩國關係的高速發展得益於雙方領導人對雙邊關係的高度重視和彼此戰略利益的高度契合,也得益於以定期會晤為代表的機制化設定。

  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亞洲部項目經理容愷樺說,總理級的定期會晤將不斷密切中德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有利於及時化解分歧,避免演變成激烈的衝突,這種磋商對於加深互信也是至關重要的舉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認為,與不定期的應急式磋商相比,定期磋商優勢明顯。

  “在定期磋商中,雙方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做規劃,就今後很多問題達成高度共識,而且願意著力去推進,”他說,“另外,總理級定期磋商還體現了效率。雖然各部門之間也會有對口的磋商機制,但多屬於工作層面,處理局部問題,而總理級、政府級別會議可以當場拍板。”

  李克強總理此訪預計會有多名部長隨行,德國和俄羅斯方面也會有相當數量的部長對接。毫無疑問,這樣的機制將極大地提高雙方溝通的效率,加深兩國領導人的了解和信任,提升兩國合作水平,進一步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