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方媒體定性香港“佔中”:顔色革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5 09:15:40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還注意到,連日來有報紙評論稱,當一個社會民間運動有了代名詞之後,就已不再是初起時的公民抗爭,而是革命。“佔中”運動還被指控有黑手,有西方的影子。

  專家指出,在“顔色革命”過程中,一些西方媒體與當地媒體經常聯合造勢,為反對派打氣,抹黑競爭對手。在此次“佔中”報道中也是如此,部分西方媒體和香港當地媒體的傾向明顯,對黎智英、黃之鋒、戴耀廷等大肆吹捧,宣揚其所謂的民主自由理念等。

  梳理以往歷次顔色革命,國際問題研究專家發現,支持“顔色革命”已經成為美國“擴展民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政府對“顔色革命”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兩手就是:一是公開為反對派搖旗呐喊,製造有利於反對派的國際輿論,進行赤裸裸的政治干預;二是提供實實在在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每年用在所謂“推動全球民主”方面的總支出高達10億美元。

  仿佛為了印證專家的觀點,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發表一篇《香港“佔中”啟發了大陸人》的文章,妄言在香港出差或旅遊的大陸人都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場抗議活動,“香港及其抗議者似乎給他們展示了作為中國人的另一種方式。”但很快有網友質疑這篇文章通篇只採訪了一位遊客和一名專家,借這兩人之口,寫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近日,中國互聯網上一篇廣為流傳的題為《香港“佔中”十問》的文章指出,長期以來,香港“佔中”背後的西方勢力,如鬼魅般如影隨形。美國駐港總領館官員丹·蓋瑞特近期就講過,“華盛頓要求繼續在香港推動民間、社會力量爭取民主訴求運動,尤其是推動青少年在社運中扮演先鋒角色。”這個丹·蓋瑞特不簡單,他曾在美國不同部門從事近30年的情報工作,來港之前的職位是美國國防部部門主管,是個不折不扣的高級間諜。香港中文大學有一個機構叫“香港美國中心”,它壟斷了香港8所大學的通識教材。這個中心表面上看,是一間非盈利的大學聯盟機構,但實質上美國駐港總領館才是這家機構的真正靠山。該中心於今年3月15日、16日,舉行了兩天一夜的“工作坊”,“名正言順”地培訓大學生作為“佔中”骨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