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官上訴罕見改判 律師披露陳良宇認罪細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0 18:22:19


 
  受審高官的糾結:要不要請律師?該不該相信法律?

  因聲名在外,在這個高官密集落馬的審判季,高子程收到的來自高官家屬的委托請求很多。但出於保密要求,他表示無法透露詳情。

  在一個刑事案中,在被告人經濟條件許可的條件下,要不要請律師?這幾乎是一個偽問題:不僅要請,而且還要請最好的。

  但在高官落馬案中,到底要不要請律師,高官們是有疑慮的。

  高子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1999年交通部原副部長鄭光迪貪腐案中,他接受了鄭光迪家屬的委托為其辯護,但鄭一開始非常排斥。她的觀念是,自己是組織的人,怎麼可以跟組織對抗呢?請了律師是不是代表對組織不忠誠?

  有這樣疑慮的不止鄭光迪一人。2000年,因受賄罪被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傑一直表態說不請律師,願接受國家的一切處理,不需要辯護。

  事實上,對於辯護,高官們的心理是十分矛盾的。

  中央政治局原委員薄熙來的辯護律師王兆峰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薄熙來本人對律師的辯護是有疑慮的。比如,擔心會不會前半截好好辯護,後半截糊弄了事;或者庭前和他說得好好的,到了庭上就消極辯護。“面對這樣的當事人,要贏得他的信任很難,用如履薄冰來形容毫不為過。”

  高子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陳良宇的心態則是既懷疑又期盼,有時覺得沒用,有時又寄予很大希望。

  而據媒體報道,陳希同的辯護態度亦十分消極,對律師抱著懷疑和抵觸情緒,總是說“愛怎麼審判就怎麼審判吧”。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有著“中國刑辯第一人”之稱的田文昌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說,“可能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的個別高官本身就不懂法,在位的時候很輕視法律,所以當他出事的時候,也從骨子裡覺得法律對他沒用。這是一個怪圈。”田文昌曾多次擔任落馬高官的辯護律師,也曾拒絕過不少高官家屬的委托。他坦言,並不很願意接高官的案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