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占中”問題的法理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7 09:42:45


  裴會濤 (北京 博士)

  香港“占中”活動已持續月餘,沒有及時解決,對市民生活、交通、經濟,以及香港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造成了數以千億的經濟損失。香港政府和警方采取了寬容和克制的態度,但是示威者并沒有意識到言論表達自由的行使是有限度的,當以法律為限。超越法律的的行為是恣意妄為。他們以民主的普選為訴求口號,卻沒意識到民主的實質是在民生福祉的實現和維護,民主的實現必須以法治為保障,必須在有秩序的條件下,按照相應的規則進行。在追求和推進民主時要有民主的精神,妥協的態度。而不能以空泛的民主口號,沒有任何妥協的態度,以犧牲絕大多數市民生活和生產為代價,恣意行為,無視法律,破壞了秩序,破壞了法治。

  港府在處理問題時采取的寬容和克制的態度是值得贊揚。但因為沒有及時落實法治,維護秩序,以致市場不振,民生凋敝,無知觸網,筆者以為寬容和克制的度和方式方面是值得商榷的。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執政子產臨終對兒子太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子產死後,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以致鄭國出現許多劫匪,劫掠人民於崔苻之澤。大叔深為後悔,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於是發兵剿滅,盡殺劫掠的匪徒,劫掠情況有所緩和。孔夫子對此評價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港府的過度的寬容和克制換來的是步步緊逼,換來的是恣意的違法行為,換來的是對法治的挑釁,換來的是對執法者的挑釁。秩序必須得以恢複和維持,法律必須得以實施,為了維持秩序,落實法治,最終必然要動用更多警力,隨著群衆情緒的漸趨激烈,必然會造成不好的社會後果。與其如此倒不如將事態遏制於較輕的狀態。只有嚴格依據法治的原則,按照法律的規定,落實法治,維持秩序,方能達到政是以和的局面。寬仁的底綫是法治,無度的寬仁,適足害民。

  政治問題應該用法治手段解決,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標志。筆者認為正確的策略應該是:以民主的態度和民主的素養,尊重異議,認真聽取不同意見,積極協商,在法治的軌道內將訴求進行討論,作出妥善安排。對於假民主之名,行破壞之實者運用法律武器斷然處置。港府有責任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民主,港府更有義務落實法治,維持社會秩序,保障廣大市民的生活、生產順利進行。政府工作人員要忠誠於所宣誓效忠國家和法律,忠誠於使命,一切的行為都要以法治為原則。為政者要有定見,不能為那些持義甚高無補於事的口號所惑。為政者必須深切意識到民生福祉是第一位的。歷史的經驗向我們表明,民生福祉的實現必須是在一個有秩序的社會。法治的歷史告訴我們,不能落實法治,不能維持秩序,民生福祉不能得以實現和維護,就沒有真正的民主。

  民主是值得追求的價值,民主的訴求在法治框架內都可以也應當被尊重,但其提出方式不能超越法治限度。任何個人、任何團體在提出民主訴求的同時自身要有民主的素養,以反對強迫的為口號,以假定現存法治和秩序不合理為籍口,強行要求自己的意願必須得以徹底貫徹,這不是民主的作風,也得不到民主的果。對於占中者來講,既然是和平的訴求,說明是認為現有法治和秩序只是不够完善,民主程度有所不足,只是部分否定,則應尊重現有法治和秩序的合理性,不能情緒化的以偏概全,全盤否定。現存的法治和秩序當然是不完美、不完善的,存在有改進空間的。但是首先應該承認在現存的秩序下市民利益是能的以維護和實現的,現存的秩序和法治是市民利益的體現,是基本符合民生福祉實現和維護的要求。追求民主和現存的法治不應該是對立的,不應該無視甚至於破壞和犧牲現存的法治和秩序。承認現實的不完美,追求和完善民主制度,是全社會的共識,并不是某些人的專有之物。承認現實的不完美,更要承認在追求進步的道路上,不能一蹴而就。民主意味著尊重和妥協,尊重是相互的,妥協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追求民主、追求更加完善的社會治理應該也只能在良好的秩序下,在法治的軌道上,通過協商合作的方式實現。民主是值得追求的,不可以驟;法治是應該遵守的,應當以必。一言以蔽之:落實法治,漸就民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