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亞太政經交響樂首席指揮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8 08:11:41


 
  此次APEC期間,最能展現大國風範的莫過於幾個場合的選擇和“APEC之夜”的宏大場面。在場合上,中方刻意選擇了水立方、鳥巢、國家會議中心等被全世界所熟知的奧運地標建築,以及從很早就開始規劃投入了360億元人民幣,占地31平方公里的雁栖湖會址。“APEC之夜”先是在水立方舉辦了主題為“上善若水同舟共濟”的中國風晚宴,充分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與精深,之後在位於水立方東側與鳥巢西側的廣場上上演了氣勢磅礴的鼓隊表演與“環保煙花”。這些場景化的外在表現與大國儀容相得益彰。

  “我希望並相信,通過不懈努力,'APEC藍'能保持下去。”習近平引用了民間說辭,以近乎自嘲的口吻在所有來賓面前表達了對天氣的關注。在APEC來臨之前的很長時間裡坊間都用北京的霧霾來解構會議的莊嚴性,認為天氣的因素會是APEC的一大敗筆,然而在經過超大規模的限禁治理之後,“APEC藍”如約而至。雖然也有許多被詬病之處,例如限行給市民帶來的不方便,周邊省市大規模停工帶來的經濟損失,但這些合理化質疑的背後是對大國儀容的淨化,於自身來說也是對未來空氣治理的一步聯動探索。

  在外交場合的大國儀容中,“夫人外交”也扮演著一個獨特的角色。然而在中國現當代史上,“夫人外交”的光輝歲月還要追隨到七十多年前的民國時代,在中共建政後的六十五年時間裡也只有王光美的短暫瞬間。但自習近平執政以來,“夫人外交”又重回大眾視野,而在此次的APEC期間,彭麗媛更是全權擔綱了這一重任。攜多名來京領導人夫人進行了多場活動,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頤和園、首都博物館、中國殘疾人事業展覽會等場合都留下了“夫人外交”的印記,以此彰顯大國儀容中的柔性色彩。

  外交新格局

  外交領域的重構是此次APEC期間的一大亮點,尤其以“習安會”為標誌的“冷和外交”,突破了習近平執政以來中日兩方首腦的正式零會面尷尬局面。此外,習近平還與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進行了雙邊會晤,並與菲律賓總統阿基諾進行了簡短交談。日、越、菲三國在過去的幾年裡與中國東海及南海時有摩擦,而此次習近平與三國首腦的面談或是破解僵局的第一步。

  因為在釣魚島、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秉持保守右翼路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施政將中日關係降至多年以來的“冰點”。這次之所以來北京參加APEC峰會並且與習近平會晤,既有日本經濟發展需要中國市場的內因,也有安倍意識到中國實力上升而必須接觸的外在壓力。這一切當然有賴於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大國風範。

  於是外界看到,在習近平主導對日關係的規則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達成的四點共識,為後來的“習安會”開了先路。習近平和安倍能夠坦誠就雙方敏感問題進行溝通,使中日關係恢復到8年前戰略互惠的原點,不僅讓中日避免危機持續,也讓東北亞局勢緩和,全世界都為此欣慰。“習安會”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公開表達支持,就是這種外交格局的長尾效應。

  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東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習式外交”步步化解,甚至提前布局,在此次APEC期間也有諸多體現。

  首先是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朴槿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腦會晤,在此次會談中,兩國就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達成一致,此舉意味著中韓關係從經濟層面實現了一定意義的捆綁效應,也可有效應對美日在東亞地區的交互聯動。至於中韓關係,習近平早在今年7月初就對韓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訪問是習近平執政以來的首次單個國家的專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