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登輝:強化台日經貿合作 洽簽類FTA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6 00:21:36


台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中評社 鄒麗泳攝)
 
  四、發展台灣主體性的優勢產業

  由於台灣對中國經貿的依存度居高不下,不時看到對兩岸經貿政策的討論,台灣經濟的未來似乎只繫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外在因素。然而台灣自身的產業發展並非一無是處,只是要用心去發掘,才看得到自己的優勢。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策略應依據要素能力及比較優勢的原則,選擇具相對優勢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來發展,目前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及觀光業即符合此原則。台灣在面臨中國強大的成本、市場和資金競爭壓力之際,除應穩健的推動兩岸經貿交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建立較屬台灣主體性的上述三大潛力產業,積極落實“立足台灣、放眼全球”,以世界為視野的長遠發展規劃,將台灣打造成“東方瑞士”,成為世界矚目的一個亮點。

  然而,我們必須持續“投資台灣”,經濟“立足台灣”方能落實。為發展台灣主體性優勢產業,台灣須在投資環境上繼續改善充實,除維持穩定的“國內”政經環境外,包括進一步提升投資誘因、強化金融競爭力、支援創投事業、檢討土地取得與租稅的優惠措施,以及提高人力、資金、和商品的跨國移動效率等。如此,則業者不論投資方向為何,投入的資金均能發揮增進產業成長與提升生活水準的效益,企業自然會落地生根、發榮滋長,為台灣經濟帶來永續性的推動力量。而如此的推動方向,也是目前日本安倍第三箭所擬射出的主要方向,台日經貿往來亦可藉此發展出更緊密的關係。

  五、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台日間經貿關係的深化是跨“國”境的經貿合作,除了關稅議題外,政府在人員、貨品、技術和資金的往來等政策上,應開拓更廣泛的合作空間。台日間貿易投資比重下降,大部分原因是亞洲鄰國加速運用自己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優勢,使得台灣的對外經貿失去競爭力。應該進一步藉雙方關係的加強作為加入正在洽談中的“泛太平洋經濟伙伴(TPP)”協定,以及洽簽台日雙方“類FTA”的助力。

  另外,李登輝也談到政治。他說,台灣和其他國家有不少人認為,政府或“內閣”變動頻繁所造成的政治及政策不安定,是日本近年經濟不振的重要原因。不過“總統”制四年一任的台灣,近年政策品質更讓人民不滿。事實上不管是“內閣”制或“總統”制,當政者若未能謙卑傾聽各界意見,不能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政策都會出問題。現在的“內閣”制和“總統”制都是贏者通吃的制度。有些“總統”當選之後就自認為可以一意孤行到任滿,人民拿他無可奈何。即使是“內閣”制也是贏的那組政黨通吃,只要擺平內部的權利分贓,不見得會聽外界的意見。

  為了繼續當通吃的贏者,執政者或執政黨在政策上也就可能有些不當或不符合國家全民長期利益的考量。他最近提倡要落實地方自治和人民決策權的台灣第二次民主改革,也擬議要召開全民憲政會議。希望台灣和日本的有志之士,一起努力來研究改善我們的“憲法”和政治制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